這段時間我們分享了許多與鷹架有關的文章,不管是爸媽在家裡可以做的、或者是遊戲教學上教師能執行的,鷹架在教育的路上是非常好用與重要的。
這次我們會參照國外的鷹架策略文章內容,並揉合在台灣實務上的經驗,來與大家分享六個鷹架策略,也讓各位引導者對於使用的時機更有想法哦。
要來介紹鷹架,也許我們可以直接從鷹架的反面來說起,自己成長的路上有沒有聽過「自己把這幾篇資料讀一讀、然後針對裡面的內容來回應,寫份報告交上來」這種話?沒有給資源、沒有討論的空間、也沒有給予協助的線索──就只是,你給我去做,然後給我做到!
有人可能會好奇,那我們不是都說「翻轉、翻轉」,先讓孩子做預習不是很好嗎?不過我們在翻轉的過程中,若忽視了翻轉的本質,或者我們自己身為引導者的定位,那麼就會出現非常大的問題,不只翻轉不了、更可能因此放大了孩子對於學習的恐懼。
鷹架策略,就是嘗試將任務拆解
當我們談論到鷹架時,並不是要做出多麼複雜的「個別化」教育,雖然學次方也常常提到,要觀察孩子的狀態來進行課程的調整,不過並不是因此就要提供出非常多的個別化教育。所謂鷹架,指的是將學習拆分成不同的部分,可以想像把一個大任務拆解成幾個小任務,並且提供解決這些小任務的工具或方向,以便讓學習者得以逐步完成學習內容。
以前述的閱讀並撰寫報告為例,在撰寫文章前、我們可能會先針對此篇文章的內容進行討論;甚至在發下文章前,我們可以先針對這個題目進行討論或者快速說明內容大綱。我們必須針對孩子的能力進行任務指派的調整,當孩子在學習的技巧上還不足夠純熟時,前置作業變成了非常重要的部分。
簡單地說,鷹架就是在學習前你會替孩子先準備好的東西,這些素材是給全部的孩子使用;不過若孩子在某些環節中遇到困難,我們才會針對不同孩子的狀況進行差異化的協助,比如調整任務的內容、分組進行、選擇特定段落或是內容等。
鷹架策略和差異化教學在某些情況下的確會有雷同處,兩者在設計的過程中,都必須要清楚地知道孩子的近側發展區間(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如此才能設計出合宜的鷹架與差異化教學策略。
教育學家Eileen Raymond就提到:「近側發展區間(ZPD)是孩子在『可以自己獨力完成的事情』以及『需要一點協助的事情』之間的距離」而找到群體(整個班級)的近側發展區間可以協助帶領者設計出合適的鷹架、找到個別孩子的近側發展區間則可用來設計差異化教學之內容。
這次我們會針對鷹架策略的方法進行分享,帶領者們在自己的教學場域中都可以試試看唷!
六個鷹架策略,讓教學更加順利
1. SHOW AND TELL「就做給我看吧!」
回想自己這一路以來的求學經驗,面對抽象的內容以及可見、可操作的內容,哪樣是比較容易學會的呢?或許比較大多數的情況下,可見與可操作的學習內容,是讓學習者比較好上手的學習方式。同樣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尤其越小、經驗越不足的孩子越需要「可見、可操作」的內容來協助學習呢。
以下是幾種方式都可以參考用來完成這樣的做中學概念哦:
進行時以大圈的方式進行,每次操作的人會在中間,其他人先在旁邊看,接著再進行角色交換的動作(圈外觀察者與中心操作者),讓大家都可以在中間輪流進行操作並且由觀察員給予回饋。若群體過大,也可以再拆分成不同的小群體,並輪流進行。
【優點】每個人都輪得到,觀察者也可因為做了觀察的動作、而讓自己做出更好的表現;反之,巡迴的設計,也可讓前期操作者再後面作為觀察者時,更能知道要看些什麼。
【缺點】時間是固定的,要設計好操作的時間與順序,也因此讓整體活動的進行時間變得比較不彈性(沒辦法直接砍掉後面的時間,這樣會剝奪後面操作者的操作機會)。
2.展示成果
將課程最後會完成的成品先展示出來,讓孩子心中先有一個操作的目標及標準,如此一來也可以免去自己的標準與孩子不一而造成的衝突。大家可能都有類似經驗:「怎麼孩子做不到自己想要的程度」,有時候反而必須思考的是:「孩子知道你想要的標準嗎?」很多時候可能是帶領者忽略了「標準」的重要性呢。
就算是文書的作業(比如報告、研究等),也可以讓孩子明白帶領者自己希望看見的成果等級,讓孩子有個目標能夠前進與自我檢驗哦!
【優點】清楚可見的目標,讓孩子能夠自我檢驗還要不要繼續做、或者可以如何調整,這樣的習慣養成也是建立自主學習的過程哦。
【缺點】帶領者要先花時間將成品完成(建議可以在前期準備或者試做時就一併將成品留下),若給予的目標過於明確,也可能會導致孩子沒機會發展自己的創意。
2. 連結先備知識/資訊
在開始一個主題前,也可以透過讓孩子分享自身經驗的方式,來協助連結自己的生命經驗與學習內容之關係。這邊要提醒的部分是,並非直球似地丟出「你們有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體驗經驗嗎?」,這樣的訊息孩子勢必是回答不出來的,而是我們要先轉化一下這個訊息,並且提出對應的生活經驗,讓孩子有機會進行連結,比如「大家有坐車的時候遇到煞車、然後煞不住的經驗嗎?」,接著繼續延伸:「有沒有遇過其他類似的經驗呢?」,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有機會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概念進行連結。
開始做這樣的設計與安排,不只能讓孩子對於學習的內容有些簡單的畫面,也可以開始替接下來的學習內容更有想像的脈絡基礎哦!
3. 讓他們講話吧!
課堂上讓孩子講話,可能超過自己對於課堂經營的想像,不過有機會讓孩子對話,是非常重要的過程哦!當然進行討論的方式有很多種方法,只要操作得宜,孩子的討論內容是絕對有機會變得更深更廣,但必須要強烈提醒的是,若沒有機會讓孩子對話,那麼孩子也將永遠無法讓自己說出來的話更有質量。
透過對話,孩子們得以藉此分享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當講出來的同時,不只自己有機會重新檢視自己講出的內容、更能練習聆聽他人的想法,並訓練溝通表達的能力。而交換觀點與經驗的同時,孩子也能意識到原來世界上還有與自己不同(相同)的生命經驗。
回想一下我們自己成長的過程中,什麼時候開始無法讓自己盡情發言?再回想一下,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什麼時候最不畏發言?大部分的人兩個答案都是小時候吧,可能國小、可能幼稚園,當我們還有能盡情發言、表達自己想法時,卻被勒令不要多嘴、聽話,那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
到了越來越大的年紀,就算有發言的機會,我們也越來越不可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永遠珍惜孩子們勇於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刻!
※ 提醒,若發現自己難以控制整班的討論,建議可以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哦!
4. 使用可見的輔助教材
很多學習內容在剛開始接觸時,是不一定來得及在孩子的腦袋中產生畫面的,那我們無法一窺孩子腦中的進度,因此就要由帶領者來協助孩子建立學習內容的畫面,那就是使用可見的輔助教材!這裡所謂的可見教材,並不一定是指非常複雜或非常貴的「樣品」,能夠示意的圖片、圖表或者是icon協助的說明,這些都是所謂的可見教材,只要有個「畫面」開始出現,孩子也就得以依循著這個畫面開始建構學習內容的脈絡囉。(因此!必須注意自己準備的可見資料,要和學習內容相對應哦!)
如果孩子又更大了,那麼表格、圖表對應的分析、甚至是協助完整學習內容的延伸資料,都可以是這裡所提到的輔助教材,切記,輔助教材的重點就是要能讓孩子藉此產生對應主題的學習架構,並且有能力藉此提出更多對應的觀點。
5. 暫停、問問題、暫停、回顧
掌握節奏能夠協助自己拉回孩子的注意力,事實上若課程的進行方式安排得宜,孩子們能夠學到的程度是可以比想像中還要多的,那為了要負荷這些學習內容,孩子需要足夠的專注力才可以,而這樣相對強度比較高的進行方式,就要善用對話與等待來帶起節奏。
好的問題可以引發對話及討論、展開對話後便能激起思考,而有了思考之後便能夠將表達出來的訊息質量進一步提升,如此產生良善的學習循環。你就知道,一個「好的問題」能夠引發後續的漣漪效應是比想像中還要大的。
課程準備的過程中,可以先設計好想要讓孩子討論的題目,這些題目必須要確保幾件事情:孩子能有思考的依據(千萬不是前面「極度明顯提示」的封閉式問題)、程度由淺入深、有協助提示的資料可循。
那在問問題時,也有幾點技巧提供:
- 忍耐等待、忍耐等待、忍耐等待!(很重要所以講三次),就算再好的問題,若沒有給孩子時間思考和做好回應的準備,那麼一定會失敗!
- 若孩子無法回應,那就提供選項給孩子進行討論,若大膽一點,也可以提供一些感覺有爭議的選項,給孩子進行辯論機會。
- 若要點人發言,建議先釋放此訊息,避免孩子突然被點名而導致嚇了一跳,甚至得以小組的方式來安排發言順序。
選擇合適的鷹架策略,來讓自己的課程更順利
鷹架策略的使用會帶來許多學習上的效益,雖然準備上或者實際使用上會需要一點時間來練習安排,不過只要多次練習,在整體的節奏掌握上勢必會越來越上手。
面對學習上有不同狀況的孩子,使用鷹架以及差異化教學的素材搭配,漸漸地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後,帶領者也能夠得到更多實際執行面上的解放,進一步做更有價值、更能成為引導者的任務──觀察與回應。
鷹架的使用,就如同孩子養成自主學習能力一般,需要時間培養,記住,在帶領的路上,也要給自己更多耐心與時間哦!
文/林佳瑩
※ 參考文章:6 Scaffolding Strategies to Use With Your Students
預約研習/講座
更多研習開課這邊去:內訓/講座/研習邀約、各式兒童/青少年課程開課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