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中學是學次方很重要的教育方法。雖然說是在玩,但要一下子把玩中學方方面面都掌握起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進行講座/工作坊邀約前,可以先讀過這篇介紹,能更幫助你找到合適的主題喔!

首先,第一個大哉問會是「遊戲式」和「遊戲化」到底哪裡不一樣?

簡單的說,遊戲化是把遊戲的元素融入你正在做的事情當中,以教學現場來說,最常用到的就是遊戲的獎勵機制。而遊戲式則是真的用遊戲來學,可能是使用現有的遊戲,也可以是將學習內容設計成遊戲喔。

接下來,我們會把學次方的課程分為「遊戲式」和「遊戲化」兩大類,大家可以透過以下的分類,來找出最適合自己需求的課程,決定要從哪裡開始在遊戲中學習喔!

 

遊戲式課程                                                                       

【入門】(一)跨領域桌遊應用

【入門】跨領域桌遊應用

理論、案例分享,與推薦桌遊試玩及清單資訊、如何找到合適的桌遊協助教學、桌遊應用上的注意事項、如何調整遊戲內容以便進行課程教學。

 ▌課程所需時間:2-3小時

 ▌課程形式:講座

 ▌授課地點:可實體(建議)、可線上。

【入門】桌遊帶領技巧

帶領桌遊教學的心法為何、用遊戲協助教學的心法為何、如何有效地讓師生彼此對於遊戲學習都確實有感。

 ▌課程所需時間:2-3小時/6-14小時

 ▌課程形式:講座/工作坊

    • 講座:心法、案例分享,整體帶領過程中之建議規劃。
    • 工作坊:依照不同的人數、孩子的特質以及想要強化之方向進行設計與實作練習。

 ▌授課地點:可實體(建議)、可線上。

【入門】(二)桌遊帶領技巧

【基礎】素養結合桌遊帶領

素養領域的等級定調、素養教學如何與學科教學互相結合、桌遊如何提升跨領域與素養教學之品質。

 ▌課程所需時間:2-3小時/6-14小時

 ▌課程形式:講座/工作坊

    • 講座:特定素養領域之推薦桌遊試玩及清單資訊。
    • 工作坊:依特定素養為主軸,用桌遊與生活相關任務為輔助,設計出合適課程架構

 ▌授課地點:可實體(建議)、可線上。

【基礎】桌遊五力養成班

不同能力所需之養成關鍵不同,並可依照不同桌遊類型之特性,進行能力養成與強化。

 ▌課程所需時間:2-4小時

 ▌課程形式:工作坊

 ▌授課地點:實體

    ▌課程參考文章:連結思考創意力凝聚團隊向心力了解團隊人才養成洞見策略力培養團隊溝通力

【基礎】桌遊五力養成班
【基礎】素養結合桌遊帶領

【進階】桌遊設計工作坊

遊戲設計五步驟、遊戲帶來的感受、遊戲化實作、設計行為與思考、桌遊prototype設計。

 ▌課程所需時間:6-20小時

 ▌課程形式:工作坊

 ▌授課地點:實體

 ▌課程參考文章:

▌遊戲式課程注意事項:

  1. 依照時間與需求進行內容上的微調。
  2. 可提供自有的桌遊素材來進行討論,不一定要買新桌遊。
  3. 若單位本身有特別主推的素養領域教學,亦可根據現有之架構進行內容的補充與強化。

 

遊戲化課程                                                                       

【入門】亮點觀察課

【入門】亮點觀察課

研究結果和實務經驗分享、觀察孩子時的心法以及注意事項、平常就能做的日常操作及練習。當大人有機會看見孩子的亮點,更讓孩子也有機會認識自己的長處!

 ▌課程所需時間:2-3小時

 ▌課程形式:講座

 ▌授課地點:可實體(建議)、可線上。

【入門】跨部門溝通

透過遊戲找到團隊中每個人擅長的溝通角色,再透過溝通十六宮格找到各自的溝通需求,以促成自在的 團隊溝通。

 ▌課程所需時間:2-3小時

 ▌課程形式:工作坊

 ▌授課地點:實體

    • 上課地點要有空間讓學員移動。
    • 上課過程中會讓大家發言,因此會需要至少1-2支麥克風供學員使用。
【入門】跨部門溝通

【入門到進階】AI工具經驗分享

【入門到進階】AI工具經驗分享

 ▌課程所需時間:每階段1~3小時的講座,時間長短的差異會以實作時間做調整。

 ▌班別:新手階段、學習階段、連動階段、進階應用階段

 ▌課程形式:講座(建議同步操作)

 ▌授課地點:可實體、可線上。

【進階】專題式跨領域課程設計

如何選定主題題目、如何設計課程架構、如何做跨領域的結合應用、如何設立檢測點(驗收)。

 ▌課程所需時間:2-3小時/6-14小時

 ▌課程形式:講座/工作坊

    • 講座:理論、案例、工具分享。
    • 工作坊:課程時間長短與產出的細緻程度正相關,建議依照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授課地點:可實體(建議)、可線上。

▌遊戲化課程注意事項:

  1. 依照時間與需求進行內容上的微調。
  2. 「亮點觀察課」及「專題式跨領域課程設計」兩課程可依需求規劃帶狀課程。

 

填表進行課程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