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生命中真正的「成功」
從孩子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作為父母的我們就開始面臨各種挑戰:從孩子如何一夜好眠、如何戒掉尿布,到是否該學才藝等生活中的小事,再到選擇學校、科系,甚至未來的職業和人生規劃等大事。
老實說,這些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家庭和孩子的情況都不同,答案自然會不一樣。不過請放心,從長遠來看,這些問題對孩子未來的成功影響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小得多。
這裡所說的「成功」,並不是指財富、名望或社會地位,而是內心的幸福、滿足感,以及對生活的熱愛。這種成功來自擁有一個豐富而有意義的人生,同時也包括孩子能夠運用自己的天賦,創造一個支持並鼓舞自己的環境,和那些他關心、同樣也關心他的人在一起。好消息是,這種成功的根基,正是我們作為父母可以帶給孩子的影響和禮物。
隨著現代資訊傳遞的迅速與便利,我們也越來越容易接觸到各種教養方式和「成功公式」。然而,這些資訊雖然豐富,也可能讓我們變得更加焦慮和壓力倍增,特別是在我們的努力似乎沒有如預期見效時更容易感到筋疲力盡。
教養是一段漫長的旅程,當我們成為父母的那一刻起,就接下了一個無法輕易衡量成果、沒有中途停歇,且沒有明確指南的工作,必須要時刻相信,我們當下做得每個選擇都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了。
儘管沒有一種教養方式可以適用於每個家庭,但研究(註1)顯示,那些在生活中感到成功與幸福的成人,通常在童年時期有著一個共同經驗:他們的父母尊重他們,視他們為獨立的個體,並重視他們的天賦、興趣與熱情。
事實上,我們觀察到,許多實現自我價值的成人,如果童年時期僅僅被成績和考試壓得喘不過氣,那麼他們往往難以真正達到自我實現。
在孩子的求學過程中,成績、考試、作業常常讓他們感到壓力沉重。但當他們進入社會後,這些曾經讓他們焦慮的成績和名次,其實並不再那麼重要。真正能讓孩子感到充實和快樂的,是他們是否能夠發展出自我價值,並在這條實現自我的道路上走得踏實而滿足。
孩子們可以透過學習資源獲得學業上的成就,但內心的充盈感,只有我們這些家長才能給予。只要我們願意認同並重視孩子的天賦和熱情,這份支持就能成為孩子面對未來挑戰的力量源泉。
發掘孩子的天賦與優勢
許多心理學研究表示,孩子從出生開始,就在運用自己的天賦來探索世界和解決問題。基於這一理念,許多測驗工具幫助孩子和成人在不同階段發揮所長,並發展自己的天賦。當天賦得到支持與培養,孩子不僅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進步神速,還會因此感到更加快樂與充實。
以「蓋洛普優勢」為例,這是一項由Don Clifton於1990年代領導開發的測驗工具。透過這個測驗,人們可以在線上花約一小時時間,找出自己的優勢天賦。測驗結果會以34個項目排序(針對10至14歲青少年,則為10項),展示每個人的獨特優勢。
蓋洛普優勢測驗的目的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擅長的領域,並學會如何運用這些優勢來解決問題、達到自我實現。同時,測驗還會顯示排序在後面的優勢項目,幫助孩子明白,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做得不順手,可能並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這些事並非他們的天賦所在。這個測驗的核心是鼓勵孩子持續發展自己的優勢,讓自己在擅長的領域中發光發熱,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又以「VIA性格優勢」為例,它是由向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和Christopher Peterson在2004年提出來的跨文化語言,用24項性格優勢交流彼此的美好特質。你可以透過約40分鐘的線上測驗,發掘自己的性格優勢排序。性格優勢反映人們的內在特質,並能夠用以提升自我認知與幸福感。
VIA性格優勢測驗的目的是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核心價值,並學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優勢。透過了解自己的性格優勢,孩子能觀察自己特別容易受到特定性格優勢的驅動,便越能夠有意識地發揮優勢。性格優勢就像協助孩子提升自我覺察的工具,事情順利的時候如此,而當事情進展不順遂時,孩子更可以利用性格優勢將注意力從負面轉向正面,專注於自己的優勢而不是自身的缺點,以避免過度自我批判。
接下來,我們會談到「天賦」與「能力」如何形成優勢。天賦是我們天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而能力則是後天學習得來的知識與技能。當天賦與能力相互作用時,就會形成我們的優勢。這些優勢不僅包括我們的內在信念,也體現在我們的行為和策略上。
天賦有時候不容易察覺,許多人難以辨識自己與生俱來的天賦。因此我們更強調「通過具體行為來觀察並強化天賦」,讓它們變得更加明顯,這樣的過程也可以降低自我認知(Self-awareness)過程中的矛盾,強化自我認同感(Self-identity)。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看見並認可他們的天賦時,他們會更有勇氣去探索、嘗試,並最終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也是我們希望強調的富足人生。
優勢與自我感知(Self-perception)
在成長的過程中,許多內外的因素會共同塑造我們的自我認知。如果孩子在童年時期得到了父母的肯定和尊重,他們的自我認同也會更容易建立。父母若能夠給予平等且尊重的回應,那將會協助孩子擁有更完整的自我認同感,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專家學者都提醒家長們要給予實質的回應(你畫了一張充滿色彩的畫呢!)而非表面回應(哇!你真棒!),實質的回應更可以讓孩子有自己哪部分做得不錯的踏實感。
自我認同的過程,就是內外認知達到平衡的過程。我們透過不斷意識到自己的行為,練習如何在內外之間找到和諧,這就是自我感知的養成。而這樣的自我感知,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孩子剛開始學步時,如果我們給予他們積極的回應,他們會感到鼓勵,並願意嘗試走出「下一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說,父母的反應對孩子早期的自我狀態有著巨大的影響。
單純地告訴孩子他會成功,遠不如真實的行動來得有效。孩子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成功,除了信心之外,還需要實際的成功經驗。這樣,他們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有能力創造成功!自我認同需要與真實能力配合,才能形成正向循環,為穩定的成功之路打下基礎。
因此,如何幫助孩子發展天賦與優勢呢?除了給予實質的支持與肯定,我們還可以創造一個適合孩子天賦發展的環境,讓他們有機會發揮自己的特長。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開放與包容,尊重孩子展現的所有優勢,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去嘗試。
當孩子有了足夠的空間與彈性去探索,他們才能夠真正體驗到屬於自己的成功,並在這個過程中練習自我認知與自我認同,最終培養出強大的自我感知能力。
家長的情緒支持對孩子的正向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積極正向的回應並非奢侈品,而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必需品」(註2)。研究顯示,積極的情緒反應帶來許多好處:
- 保護人們不被負面情緒過度影響
- 增強韌性,帶來改變的力量
- 拓展思維,鼓勵探索與行動
- 消除對他人的偏見
- 建立穩定且持久的內在能量,幫助面對困境並自我修復
- 為團隊或個人提供穩定的力量
我們每一天都會經歷無數的小片段,但真正會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那些充滿正面肯定或強烈情緒的時刻。我們可以想像,孩子的內心就像一本存摺,而我們作為父母,在適當的時刻為這本存摺存入正向能量,讓孩子在需要時提取力量,面對挑戰,並感受到愛的支持。
在未來長遠的人生之路上有能力肯定自己、看見自己,富足自己的人生。
※ 註1: From Victor and Mildred George Goertzel’s Cradles of Eminence to Benjamin Bloom’s 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 to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and Barbara Schneider’s Becoming Adult.
※ 註2: Barbara Fredrickson, the Kenan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nd principal investigator of the Positive Emotions and Psychophysiology Labora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