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我們談了北海岸地形的成因和樣貌,延續秋季專案,冬季我們談論的是「北海岸的人為汙染」,深入去探討居住在山邊的孩子們生活和海有什麼關係。
直觀地想,或許只能聯想到偶爾在放假時和家人一起到海邊玩,而深入去思考卻會發現我們吃海鮮或漁業加工品、方便生活產生的廢棄物和日常消費(進出口)等都和海岸和港口有關。
這些議題可以很深入的探討,也可以作為基礎認讀能力學習的輔助,在基礎班的課程裡專案主題的延伸為後者,我們和孩子一起看見議題,並以議題為輔學習各種能力和看世界的方法。
生活 -港口離我好遠,我和港口的關係是什麼。
課程的一開始我們沒有直接從港口分類的硬知識切入,而是從卡坦島這款桌遊開始,在遊戲中孩子在自己的聚落附近開採自然資源,不夠的資源就和鄰近玩家以物易物,如果以物易物也不足就需要到港口進行貿易,藉由這樣的遊戲體驗孩子很快能夠發現港口、聚落和居民的關係。(延伸閱讀:【2020 Winter-W1-1 自學專案(基礎)】)
孩子在遊戲中體驗、思索著。
在這樣的遊戲體驗裡我們認識的是商港,而在孩子記憶中最常看到的卻是觀光漁港,於是順著孩子的生命經驗我們開始認識不同的港口,藉由影片和文本來找出五種港口-漁港、工業港、軍港、遊艇港、商港的差異。
透過文本資料認識各種港口。
到這裡我們帶孩子繼續練習的是「觀察」,從食衣住行育樂切入,先觀察自己生活的社區機能,再觀察漁港附近的生活環境,找出異同。出發前我們用北大社區所見來思考到漁港可能會看到什麼,真正到了漁村孩子才發現一切都很不同。
北大社區觀察演練。
孩子將觀察到的建築物貼紙貼在筆記本上做紀錄。
還記得第一次和孩子去龜吼漁港的那天陰雨綿綿,我們穿著雨衣穿梭在漁村的各個角落,雨打在身上很冷而所有景象在孩子眼中卻新鮮的讓人興奮。我們在漁夫市集聽著老闆述說著龜吼漁港的名稱由來,在港邊的街道上看到十來家海鮮餐廳卻沒有任何學校和銀行,在順天宮看著當地居民以廟宇為聚會場所,在唯一的便利商店裡看到各種釣魚用具,在港口看著漁夫們在不能出海的日子裡整理船隻,在眺望臺上看著浪花將各種漂流物打上岸。(2020 Winter-W3-1 自學專案】龜吼漁港的生活觀察)
老闆正在跟我們介紹龜吼漁港名稱的由來。
孩子靜靜看著漁夫的工作。
帶著這些觀察我們再回到教室,用不一樣的觀察開啟新的討論。
語感&探究 -去思考眼前所見的因果關係。
出發去漁港之前,為了讓孩子對漁港有初步認識,我們練習閱讀文本,從文本裡找出關鍵字,還不熟悉找重點的孩子常會把文本裡大部分內容都用蠟筆畫下來,弄得摘要發表像是文本朗讀一般,最後好像整篇文章都是重點。於是我們帶孩子練習使用「心智圖」來讀文本,讓孩子再文章裡找出老師提問對應的內容,以單詞的方式將「關鍵字」圈出來,再將關鍵字藉由剛剛的「提問」整理成心智圖。兩頁文本需要用一整個上午的時間整理,這也是孩子們第一次很精實的讀過一篇文章。
孩子整理著心智圖。
有了這些抽絲剝繭,讓我們在真正到漁港時孩子更能夠知道應該觀察哪些事物。(延伸閱讀:【2020 Winter-W2-2 自學專案(基礎)】漁港的分類與轉型)
和老師一起練習一次,從龜吼漁港回來後我們讓孩子嘗試藉由討論整理出龜吼漁港的心智圖。這次的心智圖階層區分並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在外出踏查時先讓孩子透過食衣住行育樂來分類所見的建築物,因此回到教室孩子只需要把紀錄表上的內容整理下來即可。透過這樣的流程設計能夠讓幾乎是第一次獨立畫心智圖的孩子建立對工具使用的信心。
分類後再想想,為什麼這些東西出現在這裡。
分類過建築物後,我問孩子為什麼漁港旁邊會出現魚市場?「因為大家要吃魚,所以港口旁邊要有魚市場。」、「因為漁夫捕魚不只自己吃,還要賣給其他人。」、「因為魚捕回來之後如果運到很遠的地方就會不新鮮,如果漁港旁邊就有市場大家就可以買到新鮮的魚。」、「因為漁夫要賺錢,所以要賣魚。」孩子很快能給出各種回答,老師也能順勢介紹下一個語感工具-因果句。
透過在漁港邊的所見所聞練習因果句的各種句型,而生字也很自然地就會出現「因為、所以、既然、為了」這類的國字,在練習句構的同時孩子也不自覺的開始進行探究思考,思考著眼前現象的成因,在藉由話語和文字來記錄。
如果需要反覆練習,那就從練習的方式下手。
雖說在學次方我們不強調精熟練習,但那不表示孩子不需要複習,或是孩子需要擁有聽一次就學會的能力。我們想的是如何讓孩子在每一次的練習裡都有新的獲得,舉例來說第一次做心智圖由老師提問來直接協助完成,第二次做心智圖就讓孩子從自己的紀錄表裡找可以用的資訊來完成。因此,從第一次到第二次心智圖的繪製,孩子的前進便是獨立完成的程度,而不是單純的複製貼上練習。
同理,因果句的學習也是如此,除了建物的觀察外,再透過《海洋保衛大作戰》這款桌遊,讓孩子擔任漁夫必須想辦法補到最多魚成為一個厲害的漁夫,從遊戲中體驗人和環境的互動關係,遊戲前、遊戲中和遊戲後的對話才是重點。專案主題是媒介,遊戲也是,藉由引導孩子不斷不斷在練習講出、寫下「因果關係」。
那這次孩子比上次更進步的是什麼呢?是看見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不是單向的因果,而是會不斷互動的,不只有人改變了環境,被改變的環境也會再繼續影響到人。(延伸閱讀:【2020 Winter-W3-2 自學專案(基礎)】從龜吼漁港看到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
數感 -漁獲討論也可以很數學!
在龜吼漁港的那天我們恰巧看見漁民正在將魚做成魚餌,在港口邊好多好多的魚應該怎麼數才會知道有多少魚變成魚餌了,或是每年台灣捕了多少魚呢?這裡牽扯到的是「單位問題」,要用計數單位隻來數,還是用重量單位公克、公斤來計算,不過不管用哪個方法都不是簡單1隻、2隻或是100隻可以算出來的問題,因此我們開始認識「連加」和「乘法」。
連加的練習是協助還在熟悉加法練習的孩子學習進位,也是讓正要進入乘法的孩子理解乘法的意義。而在這裡談的乘法並非背乘法表而是理解情境並列出算式,更白話的說孩子在這個階段很可能列得出乘法算式,但沒辦法直接用乘法算出答案(還是會在旁邊列出連加的算式來計算)。
舉例來說一開始給孩子的問題是:有一個漁港1-3月,每個月收穫漁獲3公噸,4-9月,每個月收穫漁獲2公噸,10-12月,每個月收穫漁獲4公噸。從題目裡老師帶著孩子觀察數字,得出有好幾個月的漁獲量是重複的,因此乘法工具就派上用場了,孩子可以列出3×3、2×6和4×3的算式,再透過連加的拆解(及計算機驗算)來算出答案。
在整個過程中,比起熟記乘法表背出答案,更重要的是孩子如何理解問題,知不知道數字所代表的意義,而運算的部分就是時間的累積了。(延伸閱讀:【2020 Winter-W4-1 自學專案(基礎)】漁獲量的計數)
堆疊而上的練習,數字讀法和運算。
如同學期初討論我們和漁港的關係時其中一項關係是吃魚,那吃魚跟數學的關係呢?要吃魚就需要運送,那運送的距離、運送的方式、油耗和載貨量都是可以被計算的。當然計算沒有配過的數字對剛接觸乘法的孩子來說有難度,不過我們還是先接觸真實的數字,但接觸的方法是「數字中文讀法」而非「大數運算」。
我們實際到超市走一遭,去看海鮮產地,再回來用google地圖大致量出產地與我們的距離,練習讀出千位到萬位的數字。要理解烏拉圭和台灣之間的距離有18938公里很抽象,那就把距離概算為兩萬公里,再讓孩子想想在自己的生命經驗中最高或最長可以用來量距離的東西是什麼?還要記得這樣東西不只要自己知道,一般大眾都能理解才行,所以像是學次方到台北大學有500公尺這種單位就不適合。想著想著台北地標101就出現了,「一座101有500公尺高,兩座101就有1公里高,所以烏拉圭距離台灣大約有40000座101遠。」這句話是孩子在成果發表時的台詞,聽起來很逗趣,卻也是這個階段的孩子能做到各種運算最好的表現了,距離單位換算、推理、乘法、大數讀法一應俱全。
找出產品標示上的產地。
練習將眼前的資料變成有用的資訊。
距離查完後是運送方法選擇的計算,為了讓孩子順利計算,老師把數字稍微「修飾」過,讓孩子能透過觀察和基本計算來得出答案。而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單純的運算,就像前面段落提到過的,基礎班要做的是以專案主題為媒介來習得各種基礎認讀工具,因此老師問孩子的問題是:「如果要運送相同重量的漁貨,應該使用哪種大小的貨車?」起先孩子當然用「感覺」來回答,這時老師的角色便是讓孩子分辨「觀點和事實」,這個階段我們只討論「碳排放」這個因素,讓孩子藉由計算來回答問題。
孩子用圓點貼紙輔助運算。
梳理過資料後孩子也能得出知道貨物量就能知道要載幾趟,知道要載幾趟後就能算出會用掉多少油,知道會用掉多少油之後就能知道將產生多少碳排放,於是可以計算出在此論述下的最佳選擇。計算後孩子知道在運送距離及貨物重量都相同的情況下,用越大的貨車送貨,所造成的汙染越小。同理,孩子將這樣的結果類推到盡量使用大眾運輸這件事,真正去明白自己很習慣聽到的這句話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延伸閱讀:【2020 Winter-W5-2 自學專案(基礎)】如何選擇漁獲運送方式?)
公民 -議題討論不是要讓孩子產生罪惡感,而是開始改變。
透過各種觀察、因果辯論和數據計算,孩子免不了注意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影響著地球,而讓孩子產生罪惡感不是課程的目的,引發思考、促成改變才是。
生活中食衣住行育樂幾乎都會造成汙染,生活還是要過,那有什麼事情是我們能做的呢?老師讓孩子先從不考慮可行性的計畫開始發想,激發孩子的創造力不被現實設限。於是一個個有趣的想法出現了,孩子說要「做一個吸黑煙的機器,可以把這些黑煙再吸回來變成別人的燃料。」、「做一個移動式陸地吸塵器,哪裡有廢氣它就會自己過去吸。」、「在路邊放告示牌請大家不要汙染地球,告示牌的下面是個吸氣孔,這個告示牌會放在戶外,所以能源就用太陽能電池。」、「把所有的貨車都變成電動車,這樣他們就不會在路上排廢氣了。」
用圖畫和文字來表達自己的發想。
這些點子有些已經被實現了,有些可能還要等等,也或許有些是有人正在嘗試只是我們還不知道,不過在討論過這些後,孩子知道的是就算這些是現在做得到或是未來自己有機會完成,但現階段的自己有更快能完成的事。
帶孩子發起一場公民行動。
能在現階段完成的事情是什麼呢?盡量內用、外帶不拿餐具、帶自己的容器去買麵包,選一件有改變但做起來自己也不會覺得太辛苦的事情開始,改變就會開始。
更有效的方法是去感染其他人,我們決定去淨灘,當然淨灘是老師們從學季開始前就在準備,也邀請共學團的孩子和其他朋友參加,自學生們做的事情是完成行前通知和當天的帶領。在學季的前六周老師都沒有和孩子一起準備這件事,這是因為我們不是要「帶孩子去淨灘」,而是要「讓孩子想去淨灘」。竟然是想,那就需要創造動機,經過六周的醞釀,孩子準備好「邀請大家一起來場安全的淨灘」了。
自學生知道外出生活課不是去玩,但其他參加者可能還不清楚,因此我們一起讀淨灘手冊,整理出重點製作行前須知,排演淨灘流程,分組確保安全,做足準備後才出發去淨灘。(延伸閱讀:【2020 Winter-W7-1 自學專案(基礎)】小孩的淨灘邀請)
讀文本找出需要讓參與者知道的事情。
每個人負責行前通知中不同的部分。
孩子們共同完成的淨灘邀請函。
淨灘當天,我們42個人花了2個小時撿了超過24袋33公升的垃圾,過程中孩子難過的說「這些垃圾是不是永遠都撿不完。」他們意識到兩個小時的淨灘沒辦法讓沙灘變回出發前想像的美麗自然樣貌,卻也在走上階梯往下望時發現雖然沙灘上還是有好多垃圾,但沙灘的顏色卻因這24袋被撿起的垃圾整齊不少。(延伸閱讀:【2020 Winter-8-1 自學專案】真正的淨灘-龜吼石角沙灘)
回到現實生活後,有孩子誠實的說自己帶餐盒很麻煩但他想從早餐不拿袋子開始,也有孩子在共學成發裡盡力不用一次性餐具,改變很慢,不過孩子們確實開始覺得這件事和自己有關係,在能力所及去做,那就夠好了。
成果展現 -發生意外也不怕,因為成果是日常的積累。
原先孩子的成果發表預計是對外開放的成果導覽,不過由於疫情關係需要調整,成發改為線上發表,以播報的方式呈現,少了與觀眾的現場互動難度又提高了一些,介紹的海報需要更完整,口語說明需要更清晰,而準備的時間卻一點也沒有增加,你說這時候老師們擔心嗎?完全不會,因為在學次方我們堅信成果發表不是一霎的絢麗,而是孩子這段時間的積累,孩子成就的是「完整而不是完美」的成果發表。
記得那天的影片錄製,除了等候區的聲響影響錄影外,所有孩子都是一次ok,順暢的邏輯和口條,就是孩子深刻學習的證明。(延伸分享:【學次方自學團】2020冬季班- 北海岸的人為汙染 成果發表)
文/藍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