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底探險這款桌遊裡面,玩家要扮演到海底尋找寶物的探險家,在尋找寶物的過程中,會因為攜帶寶物的多寡而影響自己的移動速度和耗氧速度,因此如何找到寶物並在氧氣消耗完之前安全回到船上,將是玩家在遊戲中需要努力的。
遊戲開始之前的規則講解,孩子們其實對部份規則不能理解,不能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像是沉入大海之後寶物三個一疊有什麼好處,或甚至規則還允許玩家將寶物還給大海呢!「誰要把寶藏還回去阿」孩子笑笑的說,不過我們謹守「解釋規則」的原則,就是只解釋規則不做更進一步的解釋,其他的就留待孩子們自己體會了。
隨著遊戲的推進,在來回尋寶與溺死的過程中,孩子逐漸體會這個遊戲的神奇之處,孩子們發現「咦?這個遊戲好像和想像中不太一樣?」
剛開始進行遊戲的孩子們,都很有志氣想要當個尋寶王:「我要成為尋寶王!我要到深海裏,拿個好多好多個寶物,然後安全回到船上」但是一輪遊戲過去,大家開始發現,氧氣的消耗好像比想像中快,但是這時候的他們還沒有太清楚為何氧氣消耗速度的可怕,因此還會說出「這氧氣還剩很多,我覺得可以再往前一次」或是「再多拿一個好了」這種天真的話。
雖然開始注意到了,但還需要更明確。
我們跟孩子這時候稍微停下來想一下,也實際算一下氧氣的消耗速度究竟有多快,我們去清點每個人擁有的寶物數量,計算每一回合的耗氧量,這次我們是經過數字計算分析,而不是用「感覺」的計算之後,知道就算只拿1-2個寶藏,也得在四個回合以內回到船上,才有機會存活。這時候才發現,不管是寶藏的數量還是可活動的回合數,其實都出乎意料之外的少,到此大家也才驚覺原來氧氣的量並不如想像中足夠。
於是,孩子就著這更深一層的理解,開始擬定新的策略,他們不再這麼貪心,為了能夠順利在海中探險後安全回到船上,不再過於深入海中以免因為距離過遠回不來,也不拿太多的寶藏避免負重過高移動不了。孩子們能夠有這些轉變,只需要一些引導,因為其實這些思考,對孩子們來說在能力上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不管是在邏輯或是數學能力上,因此只要稍微從旁提醒,就會像連鎖反應一樣,開啟孩子的策略開關!
而在這款遊戲中,除了遊戲策略的討論,也跟孩子們討論遊戲機制的設計:【耗氧量的差異】。在遊戲中,探險者們的耗氧量會因為攜帶寶藏的不同,也就是負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寶藏帶的越多,氧氣消耗越快,反之,則消耗得比較慢。
為了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先認識基本的呼吸循環,包括將呼吸的動作:吸氣與呼氣定義出來,並且認識吸進去的氧氣與呼出來的二氧化碳。我們回過頭來問孩子:負重越大、耗氧越大,在現實中也是如此嗎?
二年級的孩子很快地給予回覆:我覺得是,因為我們背著比較重的東西會比較喘,所以需要消耗的氧氣就會比較多。
孩子的推論其實挺合理的,代表他們的科學感覺是很不賴的,但若是需要進一步的客觀數據證明這件事情時,這樣的方式並沒有辦法這麼輕易做到,因此就會有點像是前面進行遊戲時的「我覺得」,如此,就有可能產生錯誤的印象,因此我們需要設計一個可以有著更清楚指標的實驗。
我們需要有比較客觀的標準來幫助我們判斷負重的不同是否真的會影響我們的耗氧,於是我們請孩子們想想看,我們可以怎麼進行這個實驗。孩子們提出了一些方法,例如:可以用嘴巴對著充滿泡泡的海綿吹氣,可以透過觀察泡泡的量來知道氣體的量,不過來回討論了幾個不同的方法,大都卡在無法確認該氣體是否為氧氣或是無法確實看見無色的氧氣。
我們在這時候提供一點點協助,帶孩子們認識澄清石灰水與二氧化碳的作用,即澄清石灰水碰到二氧化碳會由澄清態變為白色混濁。孩子們很快的知道:我們可以觀察石灰水的白色混濁程度,或是觀察變成全白混濁態的時間來知道二氧化碳的量。
至此,我們得到清楚的目標:因為吸入的氧氣會變為吐出的二氧化碳,因此若是吐出的二氧化碳越多,代表吸入的氧氣越多,我們雖然沒有辦法直接測量吸入的氧氣,但我們可以透過澄清石灰水來偵測吐出的二氧化碳。如此我們就可以來得到耗氧量的差異。
其實這樣的邏輯推論,孩子們一開始是無法清楚、明確的說出這樣的順序,因為思緒的釐清也是需要練習的!這樣的關係推理不難,就跟遊戲的策略一樣,只要從旁給予孩子們一點協助,孩子們就可以如連鎖反應一般將思緒釐清,也可以幫助孩子們在後續的實驗裡,更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最後,孩子們揹著書包,在樓梯來回運動1分鐘,並比較運動前和運動後,計算將澄清石灰水吹成白色混濁(以能夠擋住透明錐形瓶底部的貼紙為標準)的時間差異,最後也得到了與遊戲中相同的結論!
在這款海底探險中,我們與孩子們練習了在遊戲中如何觀察數字的關係,且根據討論的內容,擬定了更進一步的策略;也一起設計了簡單的實驗來驗證遊戲中的機制,證實增加負重,確實會增加人體的需氧量呢!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