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不敢在大班使用桌遊,不外乎就是幾個因素:
- 迷思一:覺得需要用到很多套桌遊
- 迷思二:不曉得怎麼控制班上的節奏和進度
- 迷思三:擔心會跟不上學校進度
- 迷思四:遇到不想玩的學生怎麼辦
在班上使用桌遊,有很重要的部分是和班級經營息息相關,推薦大家可以去閱讀一些市面上的教育書,很多都有一些班級經營的方法很值得參考,在此不贅述,我們特別抓幾個原則說明,這幾個原則是在班上使用桌遊教學時,務必要注意並且努力執行。
原則一:翻轉教學,將自主權還給孩子
在大班帶領桌遊的經驗中,新手老師最常出現的狀況就是此起彼落的「老師」呼喚聲,孩子們好像突然間失去了所有的能力,每個判定、每個狀況都需要老師來協助。
孩子有很多人,但老師只有一個,若孩子一直是這樣的遊戲習慣,那只會讓老師心力交瘁,更無法做到原本設計的教學目標,也因此這樣的情況是我們極力要避免的。
如何可以避免這樣的狀況,老師可以一開始就和孩子講好:「各組(當然要記得先分組)的遊戲規則,在詮釋或是理解上,不需要等老師過去判定,組內同學講好、同意這樣的標準就可以開始了,若因為等老師來而導致遊戲時間縮短,那這個部分老師是不負責的哦。」
而讓各組自己協調的時間,老師們便可巡視每組的進行狀況,如果孩子在進行上真的有狀況,即可在這個時間馬上介入協助;而若孩子組內可以無礙地進行遊戲,那老師要做的即是在旁觀察孩子行為表現,並且釐清孩子玩得規則是否不同?變體在哪裡?
當然這樣的自主權,並不是單指「遊戲規則」,也包含「遊戲方法」,我們透過遊戲來做教學,除了要讓孩子學會某項知識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遊戲規則(各組協調的當然也算)的範疇內,若孩子想到的其他的解決辦法,我們是不行說這樣是錯的哦!除非老師可以提出合理的解釋,否則若用權威去否決孩子的想法,便會因此抑制了孩子的跳脫框架思考,這樣反而失去了遊戲教學很重要的意義。
所以在大班桌遊教學的狀況下,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將「學習自主權」全權還給孩子。
原則二:抓好自己的節奏,該結束就結束
有沒有遇過孩子們玩到欲罷不能,央求著要繼續玩的情況呢?尤其只有單節課時更容易出現這樣的狀況(理想上若有兩節課的時間是可以有更完整的課程設計),雖然孩子們沉浸遊戲、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是我們所期望的,但若因此導致沒辦法將大家注意力抓回來,那反而本末倒置了。
我們在設計遊戲課程時,會先預估好每個遊戲需要花費的時間,以及可以用來討論、作作品的時間(這個比例沒有一定,每個領域的時間比例是不同的),首當其衝是遊戲規則講解的部分絕對不可以超過5分鐘(理想是3分鐘,努力邁進吧!),以及最後也要留約莫5分鐘是孩子收拾的時間(務必要讓孩子養成收拾的習慣,不然會累死自己)。
前後加總扣掉10分鐘後,才是你可以使用的時間,多的都當賺到,用這樣的危機意識讓自己明白:遊戲時間設計多久,就該多久。
當然我們也不會殘忍的要孩子時間到馬上停(這樣會被討厭吧),不過老師在巡視各組時,可以依據各組的狀況給予時間上的提示,比如先完成的組別可以先開始收拾,或者他們想再玩一次,就要講好只剩幾分鐘,只能玩幾回合;還再進行遊戲的組別,則可以告訴他們,只剩下幾個回合就要收拾。
用這樣的方式給孩子時間預告,也讓孩子互相提醒、加速思考,最終還是可以收在自己預設的時間內也不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也可以告訴孩子,下課時間想要借去玩都是可以的,只要玩完後收拾好還回來就好。
將時間控制在規畫內,也才能讓自己的課程達到預期效果。
原則三:關注與紀錄孩子的表現,作為學習榜樣
當遊戲的自主權還給孩子後,老師有多出來的時間,除了巡視各組的狀況外,更重要的是記錄下孩子實質的行為表現。
所謂實質的行為是指孩子們怎麼做選擇、怎麼與他人應對、用什麼方式協助自己進行修正,不一定要記錄下全班的行為表現(當然如果可以,越多越好),但記錄下特定幾個,在遊戲後討論時當作例子講解和說明就可以了。
在遊戲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是依照自己擅長的思考能力去解決問題,不過也因此會忽略了自己到底怎麼下決策,而檢視下決策的方式是個很重要修正關鍵,這是關鍵的思考能力,有辦法檢視自己下決策的方式、也才有機會修正和找到自己的思考方式,讓自己更有策略。
我們不會也不應要求孩子馬上就要有能力回憶自己作決策的方法(大人也做不太到),觀察自己行為並非是孩子練習過的能力,需要時間養成;反之,觀察他人的能力卻是我們能做的──透過我們的眼睛協助孩子認識自己。
這樣的過程,除了讓孩子認識自我外,也可以讓其他孩子明白,原來還有不同辦法能達成目標,強化互相學習的連結、也深化互相學習的內容。
在執行這項原則時,務必要注意自己記錄下的行為是「確實可見的」,務必要確定孩子有這麼做(而且不要記錯人),且闡述時是講述「客觀行為」而非主觀意識,也就是說我們只能說出:「我注意到小明在放牌的時候選了一個最遠的角落,結果在最後讓自己獲得很多分,我們請小明分享一下自己那時候怎麼會選到那個位置吧。」這樣客觀的觀察,萬不可替孩子腦補動作背後的思考,除了抹殺了孩子表達、證明自我的機會,更常發生的是雙方想得不一樣,造成誤會產生。
不用一下子就覺得要講出很多孩子的表現,先從一個兩個開始、慢慢孰悉之後就有辦法看到更多,讓自己在遊戲後討論時可以舉出更多孩子實際的行為例子。額外要提醒的是,某些孩子就是比較容易被你觀察到(承認吧,就是會有幾位孩子最常被點到),自己一定要有意識地去觀察各個孩子的表現,讓全班同學也了解:原來這位不起眼的同學,有這樣特別的想法。
原則四:接受孩子的所有選擇,將責任還給孩子
很多時候,在學習上孩子是相對沒有選擇權的,包含學校的進度、練習內容、作業進行方式等等,實際上我們也很難讓孩子擁有這些選擇權(目前還不是時候),但遊戲不同,在遊戲進行的過程中,要怎麼動作、要承擔或是創造怎樣的結果、要怎麼透過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務,這些都是孩子可以自己選擇的!
當孩子理解到,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自己是有辦法選擇時,這著實是開啟了孩子對於自學的認知,強化了「自我學習」的信心,即便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做決策,這樣的思考過程都可以內化變成習慣,而這樣不斷動腦去挑戰的能力、替自己的想法負責的態度,便是在學習路上重要又不可或缺的關鍵。
不管是在一旁看著孩子玩(班上或家裡都是)或是加入戰局和孩子一起遊戲,我們很容易出現下指導棋的情況(「你應該要怎樣怎樣啊!」、「動這步比較好吧!」、「你確定要這樣動……?你要不要再想想看?」),不管是直接下達指令,或者是間接隱晦的暗示,其實敏感的孩子都可以感受到,自己的選擇權正在消逝,久了之後更會造成停止思考或是放棄思考的狀態(反正怎麼想都會被修正、就算想不到也可以得到答案),真的萬不可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個原則即是要提醒大家,在看著孩子遊戲或者和孩子一起遊戲,不管孩子做了怎樣的動作,都務必要掐緊自己的嘴,不要預先告知孩子這個動作的後果(孩子說不定有想到,他有自己的考量),接受孩子所有好與不好的選擇,一切的討論等遊戲後才進行。
另外這邊也要提醒,如果有辦法和孩子一起進行遊戲,務必把握這些機會,並且「認真不放水」地進行,不只自己有機會第一線明白孩子的各種想法,更可以藉此讓孩子看看不同層面的思考策略,即使最後孩子獲勝,也可以讓孩子明白:「權威並非絕對,自己是能夠做到比想像中更厲害的事」
掌握以上原則,我們再來談談如何破解迷思,實際執行的過程中也才能更有信心。
2019 領域桌遊設計工作坊
課程熱烈報名中:https://peliteho.pse.is/ARSQ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