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專案課文章,要和大家一起回到學次方的第一堂專案課,一窺老師們當時如何將獨立的兩門課程,轉化為互相連貫、以同一個目標為主軸的專案課。
最初學次方的自學課程,就像傳統的學科科目一樣,也是不同領域的課各自獨立,沒有共同的主題或關聯。當時最不分領域的課程,大概就是每週的生活課,老師會帶著孩子出門,走訪一系列相關的地方,認識真實世界的各種樣貌。
而這門生活課最初只是自己獨立的課,雖然課堂中會遇到很多種領域的知識,但也不會再延伸結合到其他課程。因此老師感到很可惜,希望能將孩子在生活課遇到的各種經歷,延續下去結合到其他課程。於是學次方第一門專案課的構想就在2019年春季實現了,將原本的生活課和字詞課結合,變成一門以圖書館為主題的專案課程。
因為課程的出發點是字詞課和生活課,因此雖然也會接觸到其他知識,但這次主要用到的能力,比較會放在閱讀和寫作上,過程中孩子需要進行大量的閱讀,以及很多需要自己動手寫字來完成實作的環節。而其他能力如數感和科學就不是課堂中會提到的重點。如果第一次設計專案課程,也可以像這樣從單純一個領域的學習目標開始,不用一下子就包含各種面向,降低一開始的難度。
專案課的整個過程,可以用上圖的架構來理解。整個專案課圍繞著主題/最終要達成的專案成果來進行,過程中會反覆進行過去經驗、新的刺激、實作練習三個階段,重複好幾次循環。從最簡易的小練習開始,慢慢提升實作的難度和規模,到最終完成專案課的成果。
在「過去經驗」的環節,老師會先從孩子過去和主題相關的經驗出發,透過引導提問,讓孩子回憶、整理自己的相關經驗,找出感興趣、感到好奇的部分;接著下一步「新的刺激」,則會透過課程素材、出外生活課踏查,加深、加廣孩子對主題的認識,包含知識面的增長、親身經歷的體驗等。
奠基於前兩個步驟的基礎,孩子有了一定的知識能力後,就可以一步步投入「實作練習」,像是在教室內的討論發表、行動計畫;實作不只是在過程中有所練習,也是透過完成後的檢討修正,讓孩子得到實質的回饋和改進方向。專案課的最後,則是難度最高的成果發表,對象、範圍會進一步擴及到教室外,讓孩子透過自己的所學,解決一個真實的問題,也是重要的評量依據和過程。
在圖書館專案課中,課程不斷重複三個階段,從課程前導、小型實作到成果發表,進行許多準備與練習,到最後完成專案課的成果。接下來就用這個三階段整理,一起來看看圖書館專案是如何進行的!中間也會穿插一些補充說明,讓大家更清楚專案課的操作方法。
課程前導
『過去經驗 Background』 和孩子聊聊看書、書店、圖書館~
課程目標:提取孩子和圖書館有關的生命經驗 & 說明課程內容
作為專案課的起頭,課程前導的過去經驗整理,目標在於提取孩子和圖書館相關的生命經驗,看看大家對圖書館有哪些好奇,同時也讓孩子想起以前的經驗,產生連結感,更容易進入專案主題。
能力指標:表達能力(初階→進階)
-用關鍵字、零碎片段說明自身經驗 -用簡單、少量句子描述自己的經驗,需要追問後才會完整 -能夠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身經驗 |
這堂課會讓孩子大量地分享自己的經驗,因此課程除了達成前述目的,同時也希望觀察、促進孩子在表達能力上的表現,理想上是「能夠用完整句子來描述自身經驗」。
老師會在桌面上放置寫上問題的海報,旁邊有可以寫字的便利貼、紙卡。一次一個問題,約五分鐘、一首歌的時間,孩子將想到的答案寫下來並貼上海報。
以下列出主要的討論問題,其他延伸問題,則是輔助地幫孩子回憶相關經驗。
- 圖書館裡面有什麼?
- 在圖書館裡面會做什麼?
貼完答案,每個人會輪流分享自己寫的東西,接著讓孩子將答案進行分類,例如不同類型的人在圖書館會做的事(ex: 大人、小孩、老人在圖書館分別會做什麼事?)綜合每個人在圖書館的經驗,把答案做簡單整理。
接著下一組問題,則是將書店加入討論。
- 書店裡面有什麼,是圖書館裡沒有的?
- 哪些事情是在圖書館會做,但在書店不會做的?
寫答案的時候,孩子可以只寫關鍵字、或是片段,例如寫「收銀機」。但進入討論環節後,老師會再進一步問問題,像是「什麼時候看到收銀機?」,孩子要用說的把事情描述地更完整,講出自己在圖書館的經驗;另外,因為上課孩子年齡不同,比較大的孩子也會被要求,便條上的回答要寫得更完整,練習書寫的能力。
完成書店的問題組後,如同前面的圖書館部分,也會將大家的經驗進行整理分類。這時發現孩子對於圖書館和書店的想像有限,大部分都是出現像「安靜」、「看書」這些經驗,因此接下來課程中,就要加入更多不同圖書館和書店的刺激,打開孩子的想像。
討論完後,老師以接下來專案課的課程大致規劃作為收尾,告訴孩子接下來會認識圖書館的活動、功能、跟書店的差別、書展等。有了前面的討論基礎,這時孩子對於主題也能有更多的連結感,例如有孩子努力回想後,以為自己沒去過書店,就對接下來要去「書店」這件事特別感興趣。
❓怎麼決定討論的問題?
一開始設計課程時,老師會先確認主題的大方向。課程主要結構會由老師們一起討論決定,而細節內容、最終成發的形式,則是開始上課後,課程一邊進行一邊和孩子討論決定。 在設計第一堂課要帶孩子討論的問題時,老師先從主題「圖書館」開始發想,思考有其他哪些和圖書館相近的東西。從這個主題切入是為了去想,圍繞著「圖書館」這個主題,專案課能有哪些內容。老師想到書店、書展,相比之下書店是比書展更為普遍的經驗,因此以圖書館和書店做比較的問題,來作為第一堂課的討論內容。 還是想不出問題嗎?參考提問工具:【6W2H】跟著問題找到「遊戲延伸應用」 |
『新的刺激 Input』 從國際書展看可以怎麼呈現書本
課程目標:帶孩子去看台北國際書展,透過任務學習單的引導,讓孩子觀察書展各攤位的特色和設計巧思,並且用文字記錄下來,回到教室時進行討論分享。
能力指標:觀察能力(初階→進階)
-不知道要觀察什麼,因此只是無意識地看過去 -知道要觀察的目標,但會因為分心而忘記去觀察 -能夠專注於觀察任務,有意識地注意需要觀察的部分
*這裡的能力指標,是針對觀察能力進行的描述,也就是孩子在展場的觀察行為 *為什麼不用孩子的觀察結果作為指標? *因為孩子最終能寫下/說出多少觀察心得,會是綜合觀察能力+寫作/表達能力的展現 *如果想更細緻區分不同的能力表現,就需要試著找到單一能力對應的行為 |
前一堂課孩子討論了圖書館與書店,但還是很侷限在「安靜」、「看書」等的印象,因此這堂課大家去到台北國際書展,看看書籍展示、活動的更多想像。出發前,老師也公布了這次的觀察任務,有三個問題需要完成:
- 找到至少三本喜歡的書,並記下書名
- 記錄下五個出版社攤位的活動
- 記錄下三個吸引你的設計,如看板、擺書的方式
這幾個任務,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參考書展攤位,看看書籍多樣的呈現方式,同時也為接下來專案課大家要一起完成的成果發表,累積一些靈感。出發前孩子先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寫下問題,並預留做紀錄的空間,在展場就能像學習單一樣方便使用。(這時候也可以善用寫字板夾,隨時隨地做紀錄)
孩子一到熱鬧的書展,馬上被各種吸睛的攤位、書籍吸引住,而這時事先公布的任務就很重要,可以讓孩子聚焦回要觀察的目標。書展的過程中,孩子照著任務上要觀察的內容,走訪各種感興趣的攤位,這時老師主要就是確保安全、從旁陪伴的角色,其它就讓孩子自己發揮了。
回到教室後,老師帶著孩子進行「沉澱時間」(出門回來、大型活動結束,老師都會帶孩子進行的反思回饋),討論大家任務的進行狀況,以及遇到哪些困難?如果沒有完成找三本喜歡的書的任務,可以接下來在教室、圖書館找好補上;而如果是忘了書展呈現方式,老師會再幫忙提點回憶一下,基本上因為是有親身去過、喜歡的體驗,孩子大多能回想起來。
如果是第一次進行這種觀察活動的孩子,可能沒辦法完成很完整的觀察,而沉澱時間的回饋討論,可以讓孩子知道下次怎麼看、知道要看什麼。如果長期練習這樣的能力,出門時只要有具體目標,孩子幾乎都能自己完成觀察活動。
文/周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