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課解密:餐桌上的植物】跨領域課程篇(上)—蔬果描寫、食物vs食品

 

 專案課程主體 

「餐桌上的植物」課程主軸為蔬果的種植、產季、挑選、處理、保存、料理到上桌,在這學期的課程中,又分為三個子主題,由老師一步步引導,帶孩子完整化相關的認識。(不知道怎麼開始專案課程?還沒看過課程前導請點這裡

 

❓課程架構是如何設計的?

課程的三個子主題,分別是「蔬果的樣貌、食品和食物的區別、植物的種植」,也是蔬果從土壤到餐桌的不同階段。星期二的課程,從主題一到主題二循序漸進地完成;主題三的植物種植,需要更長的生長期,因此放在星期四的課程同時並進。

這些子主題都可以濃縮成一個核心的提問,讓孩子去解答疑問、完成任務,慢慢地對餐桌上的植物有更深的認識,同時也在過程中提升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核心提問可以說是課程的靈魂,不只是幫助孩子想像,也能幫助帶領者釐清方向,確定課程的連貫脈絡。

在每個子主題的課堂之間,都會從可以看到、和既有生活經驗較貼近的部分出發,再深入到較為抽象的概念和認識。並且會盡可能地放入實作、實地踏查的環節,讓孩子實際感受到主題和現實世界的連結。

 

🍅 主題一:蔬果的樣貌──我們如何形容蔬果的樣貌? 

 

第二堂課

目標:觀察蔬果並認識幾何圖形定義

上課內容:從很直覺地觀察蔬果開始,嘗試分類和描述蔬果;再帶入幾何的概念來描述蔬果,以及認識各種圖形的定義。

課堂一開始先給孩子蔬果的圖片,用不同方式分類看看,例如顏色、外觀。這邊的分類是很直觀的,不一定完整、詳細,但讓孩子自己試著分類看看。

分類表格:老師上課前會先將輔助思考的內容印出來,協助孩子填寫

完成分類後,從這些很直覺的分類,開始討論哪些分類可能不太完整。例如青椒、絲瓜、黃瓜都是「綠色的、長長的、外皮凹凸不平的」,那就可以進一步提問,這樣要怎麼區分它們?

從這個疑問,老師再帶入幾何圖形的概念,讓孩子嘗試用簡易的幾何圖形,例如正方形、三角形,作為描述蔬果的工具。

用幾何圖形將蔬果簡易的分類後,就可以到超市實際觀察蔬果。這裡給孩子的任務是,找到自己喜歡的一類蔬果,進行觀察和測量;用速寫的方式記錄下來,記錄它們的形狀和分類。這裡希望孩子注意的是,看看蔬果的真實樣貌,真的是正方形、三角形嗎?

回到教室後,延續在超市的發現,把蔬果的形狀分類對照幾何圖形進行觀察。引導孩子觀察幾何圖形和蔬果真實樣貌的差異,試著說出對於幾何圖形的觀察,再連結到定義。

舉例來說,草莓、紅蘿蔔可能有類似三角形的形狀,但觀察三角形會發現,三角形各邊一定會是直線,這是蔬果無法符合的。從這些觀察,可以慢慢勾勒出三角形的特徵,帶出三角形的定義,有三個直線邊和頂點、任一直線與另兩邊相連的封閉圖形。孩子也會發現,蔬果沒辦法直接用簡單的圖形來形容。

每個形狀有哪些相似的蔬果?
草莓是三角形的嗎?三角形和草莓哪裡不一樣?

最後,在下一堂課之前,可以給孩子一個延伸觀察的作業,注意看看生活中有哪些其他的幾何圖形。

 

 

第三堂課-延續幾何圖形來描述蔬果

目標:延續幾何圖形描述蔬果,加入聯想、摹寫、詩文來描述蔬果

上課內容:從上週內容延伸討論,如果沒辦法用幾何圖形完整描述蔬果,我們還能怎麼形容?

這週課程在幾何部分,可以加入定義相對更為複雜的多邊形、圓形,討論方式就和前一堂課相似。

完成幾何認識的部分後,可以延續前面的發現,如果用幾何圖形很難完整描述蔬果,我們可以怎麼描述呢?這邊可以先試試看,一個從形狀出發的聯想小遊戲。

給孩子各種不同的形狀,詢問大家,看到這個形狀你會想到什麼?例如正方形,可能聯想到積木、骰子、吐司等。這時再提出問題,它們除了都是正方形,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像是骰子上面有紅點,吐司是軟的等。

孩子觀察到這些物品的特點後,可以練習寫成句子。

*你也可以挑戰看看

「方形的骰子有________的身體」

「方形的吐司有________的身體」

「_____形的____有____的身體」

類似這樣的仿寫,不會一下子就需要寫整句的難度,是從觀察物品到自己創作詩句之前,可以加入的小練習。

 

完成這些仿寫造句後,可以再串成一首有趣的形狀詩,圓形詩、方形詩……每個形狀有一首詩,也讓孩子更熟悉各種描述物品的方式。

最後,把前面學到的聯想、形狀,嘗試拿來描寫蔬果,並運用看起來、嘗起來、聞起來這些句型,從五種不同感官的摹寫,試著更完整地描述蔬果。

 

❓主題一課程有哪些能力的學習?

數感:基本幾何圖形

語感:新詩、摹寫、聯想

探究:觀察、歸納

 

🍅 主題二:原型食物和加工食品──食物和食品有什麼不同? 

第四堂課

目標:從連假時吃的食物,認識食物和食品的差異,以及自己的飲食健康

上課內容:

在這週上課前,剛好遇到了中秋連假。連假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完成的作業是記錄自己的三餐飲食。這次的作業不只是考量到連假方便記錄,也是藉此了解孩子平時的飲食習慣,以及從連假的食物紀錄,帶孩子認識自己的飲食健康。

課堂的開始,我們分享彼此的飲食紀錄,不只是大家要互相閱讀、每個人也有分享的練習機會,一邊檢視吃下的各種食物,一邊和孩子討論自己吃下的食物是用什麼做的?孩子很快會發現,自己吃下的很多加工食品,自己好像其實根本不知道是用什麼做的。

帶著這樣的疑問,孩子很快就能從生活經驗意識到「食物和食品好像不太相同」的概念,藉此展開更多討論。也因為整個專案課一開始,就讓孩子試著替食物進行分類,要做到分類就得進行觀察,結合前次的練習與此次自己的經驗,孩子慢慢對於「食物和食品」有更多想像,大家一起看了許多食物和食品前後差異的圖片後,孩子也驚奇地發現,很多生活中習以為常的食品,原本的樣貌其實很不一樣呢。

*註:食物指得是通過種植、飼養、捕撈、狩獵獲得的天然產出、可食用之物;食品則是加工過的食物,如:醃漬品、罐頭食品、醬料等。

孩子對於食物和食品的分別有基礎的認識後,便能再次前往超市。這次已經可以讓孩子試著更仔細地閱讀商品上的成分標示,並透過原有的生活經驗來感受食物加工前後的差異。例如蘿蔔糕和湯裡面會出現的白蘿蔔,成分都是白蘿蔔,但它們吃起來有哪些不同?一樣可以用前一堂課提到的五感(看起來、聞起來…),讓孩子試著做出描述。

除了從原先的生活經驗做討論,這裡也會帶入閱讀文本,例如:林文月〈蘿蔔糕〉的節錄選文。文本可能需要老師的事先轉化,挑選適合的段落,不一定要一次讀完整篇,透過這些文本,讓孩子看看別人是怎麼描述食物的,寫食物時其實也能說出很豐富的故事,一窺飲食文學的樣貌。(這裡參考了素養導向教學設計__飲食文學閱讀週寫作教學_我最喜愛的台灣小吃

這堂課的最後,老師帶孩子們到烘焙教室,實際從雞蛋、麵粉這些食材,製作出蘋果派,讓孩子親身體驗加工、烹調過程後,食物變成食品的整個過程。雖然去超市、做蛋糕這些設計看似耗時,卻是最能讓食物食品這些抽象概念,實際變成真正生活經驗的重要過程。

主題一和二的課程,在這四週完成了主要部分,後續則是成果發表的籌辦和討論,會在關於「評量」的文章繼續呈現。

 

❓主題二課程有哪些能力的學習?

數學:認識幾何圖形(二)

語文:飲食文學、成分標示閱讀

健康:食物食品、營養成分

 

課程篇(下)將會繼續介紹課程的另一部分──主題三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