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05上學期
降落駐點:台北市龍山國中
這次元素迷航出現在9年級的課堂上,和先前分享的學生背景不同,9年級的孩子已經學過元素週期表和化合物的組成。因此,這次的遊戲除了趣味外,也用來幫孩子複習8年級學過的分子組成概念。
遊戲開始前,我們簡單的介紹了元素迷航的遊戲規則(可參考:《元素迷航》小學生都可以玩的化學遊戲),就讓孩子自己開始玩耍!
遊戲一到手孩子很快地就進入遊戲狀態,開始討論要怎麼組合、怎麼贏,這就是遊戲的魔力-讓人想投入。在遊戲的過程中不時能夠聽到孩子此起彼落的討論聲,像是「欸欸欸氧化鎂真的是長這樣嗎?我怎麼記得氧化鎂的化學式是MgO,應該只有一個鎂跟一個氧吧!」這時候帶領者可要忍住,讓孩子自己去找到答案。
我們可以這樣和孩子說:「那你組合看看吧,看哪一個泡泡團才符合規則。」在孩子尋找答案的這個過程裡,他們除了在玩遊戲也再一次驗證了自己的化學概念。
又或者是孩子會大聲問道:「老師這只能拚出氯化鈉或是水這種小分子嗎?我可不可以拚像是氫氧化鎂這種超大的分子?」在孩子說出這句話的當下,就是正在提取自己記憶中的化學知識,而且他們正努力地想證明自己是對的。
這時候我們的工作就是推孩子一把:「當然可以,你試試看吧!」
科學是去觀察、去嘗試,才有發現。
在下課鐘響前,陸續有孩子讓飛行船重新啟航,這幾個孩子不全都是平常在化學考試上能夠得高分的孩子,他們獲勝的原因是在遊戲中的觀察,觀察泡泡卡的規則,他們透過其他人出過的泡泡團發現這些泡泡卡的組成是有規則的,原來鈉泡泡卡的組成規則也適用在鋰、鉀等泡泡卡。
因此,他們很快就掌握了獲勝的技巧。而這個技巧除了讓孩子獲勝,更是他們再一次體驗同族的元素擁有類似化學性質的重要經驗,且這些元素擁有相似的化學鍵結規則。這也是我們在設計遊戲時希望在遊戲能傳達給孩子的概念。
科學是有跡可循的,你需要的是觀察、嘗試和發現!
文/藍詩婷、編輯/林佳瑩
■文章經作者同意刊載,版權所有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