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4 生活中複雜的食品們
上週將脂肪介紹的差不多了,除了大家對脂肪的油膩想像外,也曉得了我們再吸收許多微量元素的時候,其實很需要脂肪的大力協助!這週,我們要繼續認識剩下的兩個巨量營養素「澱粉、蛋白質」。
就算是簡單的實驗,還是要搞懂每一個定義 #稀釋辦法 #溶質 #溶劑 #溶液
上週我們簡單做了溶解的觀察後,這週要開始做澱粉的檢驗,在用碘液來檢驗前,我們要先認識「稀釋」是什麼。進階班的孩子已經有更多能力去解釋定義,因此談到稀釋時,我先將稀釋的定義貼給孩子們看,並且介紹了「溶質」與「溶劑」後,我們就從這樣的已知資訊中開始做更多的討論。
在做這樣的定義時,孩子們卡住是自然的,因為詞彙都很陌生的情況下,孩子還必須要試著從剛吸收的理解一步步抽絲剝繭,最後還得用自己的話說出定義。所以這時候就要好好鼓勵孩子:「所有你會用到的線索都在這些敘述裡,再試試看。」並且鼓勵孩子去聆聽他人的想法、延伸他人的想法,共同產出一個自己與他人都可以理解的結論。
光是一個稀釋,如果老師直接解釋的話大概十分鐘內就可以搞定了,不過我們卻花了將近30分鐘把一切都搞定,理解稀釋、複習量杯的使用等等,當孩子的狀態都確定後,就是孩子與老師都期待的時間──自行操作!
確保了孩子們知道要做什麼後,基本上就會讓孩子自行開始進行操作,不用特別等到全部人都好,也因為這樣,所以每個孩子也可能在課堂上做到不同程度的事情,老師的任務是確定最基本的概念與內容是每個孩子都可以做到的,剩下孩子們希望如何加深加廣,那就是孩子自己的決定了。
不斷疊加的任務內容,讓成長看得見 #澱粉檢驗 #實驗結果分析
能夠自己做到稀釋的動作後,我們就要正式開始來做澱粉的檢驗了!其實這邊的課程流程被我偷偷設計了一個小陷阱進去,再一開始我請孩子們準備物品的時候,就請他們準備了「含有澱粉」的物品,因此我們做澱粉檢驗的時候,想當然爾每一滴碘液滴下去後都會變色。不過這些當然是老師知道、但老師不說。
孩子已經會稀釋了,檢驗的做法一樣彼此確定後,照舊是我提醒了一些注意事項後,就讓孩子自己開始動作了。
孩子們做完符合老師預期的實驗後,就要開始進入老師的陷阱區,做了這麼多實驗後,孩子也覺得自己很成功,這時候我丟了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麼我們要用碘液來測試澱粉?」
面對這個問題,孩子東西也還沒收好,頓時傻住,畢竟老師這禮拜談論這個實驗時,完全沒有提到這點呀!接著就是留個白給孩子,給出這個震撼問題後,我們休息15分鐘,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要先收或是先不收,不過回來之後我們要把這個問題的答案找出來。
有孩子猶豫不決,決定先不收;當然也有孩子覺得不舒服於是很快就收走。過一會兒,突然有孩子說:「老師,我沒辦法回答你,我可以去滴滴看沒有澱粉的東西嗎?」賓果!這就是我希望孩子去意識到的事情──觀察、假設、結論,並且試著自己找到答案。
於是,不同物品就被陸續滴了碘液。
因此,雖然我們還沒有討論什麼是化學變化,甚至這個名詞只快速提過一次,孩子還是注意到,如果碰到澱粉的話碘液會變色,也因此我們用碘液來做澱粉的檢驗。
孩子還帶著自己的妹妹來做澱粉檢驗。
實驗的過程,最喜歡孩子們自己去找家中物品做檢驗時提到的:「這個有變黑,不過我有特別去檢查成分表,裡面是沒有澱粉的」孩子持續習得從各方資訊來自我驗證的能力!討論了之後,孩子也同意自己沒有稀釋的情況下,有可能導致顏色的堆疊與誤差,因此稀釋的重要性因而出現。
不管如何,孩子開始注意到自己身活中的澱粉類食物了!
不同階段的我 #數據分析 #閱讀素養
有了對脂肪與澱粉的基本認識後,我們要接著繼續看蛋白質,孩子知道蛋白質可以用來修復細胞,對自己的身體成長是重要的,不過究竟有多重要,我們就要從孩子從出生到現在的種種來驗證囉!
將不同階段的自己排序出來後,我們從剛出生的0歲開始,此次的文本則是搭配衛服部發行的《嬰兒營養手冊》的內容,來試著找出這些營養素之於身體成長的重要性。
將手冊內一連串的數據做了整理後,孩子很快就發現了零到一歲的孩子,在不同階段所需要的巨量營養素差好多!因此,打鐵趁熱,我們接著討論了「變化量」,其實默默地也開始帶進了一些正負數的概念。
從孩子們自己算出來的數據中,孩子就也發現蛋白質和脂肪的變化量好大!反而醣類的需求變化不大,探討了原因後,孩子們也猜測也許是因為嬰兒的器官正在快速長成,蛋白質則需要來協助這些快速長大的細胞,讓器官們可以順利地發育完成。
下課在即,我們話鋒一轉,回到「蛋白質的攝取方式」,若都是從肉類攝取的話,在許多情況下會連同脂肪一起攝取到,這樣也可能導致脂肪攝取量太多,因此是不是有更好的蛋白質攝取方法?讓需要蛋白質的身體不會因此攝取過多脂肪?
那,從生活中或是從自己手邊有的文本中找答案,就是孩子們的任務啦!(老師當然也要事先準備有最基本答案的文本資料給孩子囉!)
文/林佳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