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周孩子啟動雙機作業,時而回傳照片,時而同步操作,也解鎖了科技新技能-kahoot,透過各種不同的線上互動,讓孩子在線上課減少物理上活動的時刻更能夠專注。至於這周我們做了些什麼,就繼續看下去吧!
孩子解鎖Kahoot。
W3-1 節慶食物 #圖文創作 #文本閱讀 #日曆
周一是端午節,在家放假的孩子在hangouts上一起立蛋,周三上課我們稍緩認識孩童成長飲食的腳步,聊一聊傳統節慶飲食。從端午節切入,孩子們描述著粽子裡的米飯和平常吃的白米飯有什麼不同,接著慢慢討論到其他節日,春節的年糕、元宵節吃元宵、清明節我們一起做過的潤餅、中秋節吃月餅、冬至點心時間總會出現的湯圓。
聊著這些食物口感的同時,我也嘗試將話題對應到最近談論的六大類食物,孩子很快能注意到這些節慶食物裡都有「全榖根莖類」也就是主食,在討論中大家收斂出主食才能讓過往年代中的人們吃飽又能快樂慶祝。
而我們當然也不只是聊聊而已,在課堂的最後孩子們各自創作了端午節日曆,平常在教室我們常用照片來輔助紀錄,在家上課期間沒辦法及時的印下照片,卻也讓孩子多了更多機會創作,所有的圖文紀錄都因為孩子的創作增加童趣感!
孩子們的端午節日曆作品。
第十天的合照就跟日曆一起。
當然,既然都聊了其他節日,剩下的節慶日曆就是孩子們的作業任務了。
W3-2 單位的意義 & 量筒的使用
上次跟孩子討論了單位的用途,這次我們更進一步跟孩子定義”單位”的意思,單位就是要讓大家在溝通的時候,可以有一個共同的概念量。也請孩子想想看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會用到單位、自己用過什麼單位,像是長度、體積、重量、時間等等,這些都會用到單位!
接著讓孩子挑戰一些邏輯題,像是怎麼樣可以使用最少次量筒,以及練習文字與算式的轉換,將不同類型的數學題目寫成算式。
W3-3 嬰兒副食品 #料理 #食譜 #比較
孩子們期待了兩周的副食品製作,一早又是在廚房裡架平板,又是在工作桌準備電鍋的,九點不到(九點半才上課)hangouts聊天室都是孩子們討論該準備哪些器具的訊息聲。
雖說基礎班都是七八歲的孩子,但對於六七年前的嬰兒時期吃了些什麼也完全沒印象了,這次我們選擇容易處理的米做料理,「米湯、米糊、十倍粥和三倍粥」,看著簡易說明孩子們嘗試推理出最少一次只需要讓幾碗不同比例的米進電鍋。
副食品簡易說明。
開始做副食品前我們也討論著比例、測試著碗的容量,課程裡的每個動作從來都不是照著步驟做而已,每件事情都要自己思考。在這當中特別讓人喜歡的是每個孩子都能自己想、自己測試,因為他們習慣思考而非等待答案。
煮出副食品時,平常不喜歡吃粥的孩子對自己的成品感到新奇滿意,快樂地分享著米湯的香甜和十倍粥的綿密,甚至說出:「真的不用咬就可以吞下去了耶!」
下課後孩子還指定午餐想吃清稀飯,也是很棒的體驗呢!
家長拍下孩子製作副食品的樣子。
達的十倍粥食譜。
皮的十倍粥食譜。
朵的十倍粥食譜。
熙的十倍粥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