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步驟,教孩子使用科技工具!

回想一下,你第一次用電腦查資料的情景,是否和現在的你比起來,速度慢了許多?吃力許多?甚至可能下個關鍵字就要想半天,好不容易按下搜尋,在一片資料的茫茫大海中,其實也不知道想找的答案在哪裡……

 

search data google

 

我們常常期望孩子:「這上網Google就知道啦」、「你可以上這個線上課程,就可以學會xxx」,但往往事與願違,孩子和3C的關係好像只有打電動、看影片。

是不是有可能,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科技應用,對於從來沒有把電腦用來打字、做PPT的孩子來說,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就像剛開始使用電腦的我們一樣?

那麼,我們要怎麼陪伴孩子學會這些科技工具呢?試試看以下三個步驟,或許你會驚訝地發現,孩子真的可以用科技做到很多事情!

 

沒有工具,先土法煉鋼看看吧!

金牛角專案中,孩子用問卷的方式,蒐集三峽在地人、外地人對於三峽名物的看法,題目像是「一想到三峽您會想到什麼?」、「您吃過什麼口味的金牛角?」。

 

 

孩子使用Google表單作為發放問卷的工具,因此蒐集回來的資料,Google表單可以自動生成基礎的統計圖表。如果是普通的選擇題、是非題,都可以直接透過統計圖表看到資料結果。

 

 

但像前述的開放式問題、或是可填入「其他」答案的選擇題,因為只要輸入內容有些微不同,就會判讀成不同的結果,例如「巧克力」和「巧克力口味」就會被分成不同的答案,因此就需要用其他方法做統計。

孩子決定要用人工方式自己來數,因此老師便把183筆的問卷資料印出來,讓孩子自己去想要怎麼數。最初,孩子就是隨性亂數,直接一筆一筆資料數下去,但很快發現這樣容易出錯、速度又慢,因此慢慢改良計算的策略,例如使用記號、分工合作等。

 

 

經過一番辛苦的數數時間,孩子終於統計完問卷中的各種開放題目。而這時老師也才開啟電腦中的excel,給孩子看用excel的搜尋、計算,其實剛剛很麻煩的問題,只要一瞬間就能解決。

雖然孩子不斷怨嘆老師為何不早說,不過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自己先想辦法解決問題、練習思考解決問題的歷程,並且也能更體會到科技工具的強大。

如果只是一個一個介紹excel的可用功能,孩子可能就會覺得沒什麼、沒感覺。但這樣自己手算、土法煉鋼後,再看到這個最有效率的解答,絕對能馬上感受到這個工具的強大。

下次要帶孩子認識科技工具時,不妨讓他動手試試看,沒有工具時要怎麼辦?還能想到那些解決方法?讓孩子的認識超越工具本身,練習、體會到背後要解決的問題。

 

從小地方、小範圍開始學習!

學習科技工具,除了會用看起來很複雜的軟體,做出一些酷炫的效果,其實還有更多很基本的使用能力,例如怎樣搜尋到想要的資料、怎樣把資料整理好、取個好找好記的檔案名稱……這些對於常用電腦的人來說,可能就像呼吸一樣自然,不過對於剛開始用電腦找答案的孩子而言,就是需要從這麼微小的地方開始練習。

專案課的過程中,孩子需要找很多和三峽金牛角相關的資料,回答像是金牛角的起源、各家店的特色等問題。最剛開始找資料時,大家先一起列出要回答的問題,像是「誰想到牛角麵包要長這樣?」

 

金牛角起源討論

 

孩子一開始可能在Google輸入一整串問句,但不太可能找到想要的資料。老師接著陪孩子練習找關鍵字,先學著將一句問題,拿掉「要」、「的」、「是」等助詞、連接詞,篩選出關鍵的名詞、疑問詞等,然後將剩下的詞加上空格,作為關鍵字,例如「誰想到  牛角麵包」

當然光是這麼做,還是不一定能產出有用的關鍵字。因此也可以再和孩子練習換句話說,同樣的問題,我們還能有哪些問法,可以濃縮成更精準的問句?例如「第一個做牛角麵包的人是誰?」、「世界上最早的牛角麵包?」、「牛角麵包的起源」

讓孩子練習用不同的關鍵字去找答案,慢慢比較不同關鍵字可能會連結到的搜尋結果,卡關時一起討論看看。

 

用關鍵字找金牛角起源

 

除了帶著孩子想關鍵字外,孩子找資料時也有幾個容易卡關的地方,像是直接點進第一個搜尋結果,即便是無關的資訊也會繼續往下看、沒辦法那麼快判斷;接著可能因為看不懂、或有其他分散掉注意力的資訊,就忘記自己原先要找什麼,不知道要怎麼繼續往下查。

這裡老師可以給的協助是,給孩子一些判讀資訊是否有用、哪裡能找到有用資訊的基礎觀念,例如優先找到官網,可以比較容易找到完整資訊;如果網頁是Facebook、社群貼文等,可能就會是比較零碎的訊息,就不一定適合。

專案課的過程中,老師也會事先查找資料,根據學生的狀況和程度,分配適當的練習。例如同樣是查金牛角店家的資料,有些店好查、有些店不好查,老師就會據此給學生分工。另外在最剛開始的時候,也可以在有限範圍內讓孩子練習找資料,例如剛開始從文化傳承找主題時,老師就讓孩子在三峽百工職人的網頁上,去找到感興趣的傳統技藝,相對就比直接Google搜尋容易許多。

總而言之,找資料、用雲端、建立檔案這些感覺很基礎的科技應用,我們常常以為孩子不用學就會,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更可能是孩子第一步就卡關的原因。奠定好這些基礎後,孩子可以更容易用科技工具來探索世界。

 

不給你魚,但給你釣竿,再帶你看看大海

那麼,如果想要讓孩子學習比較複雜的軟體,可以怎麼做比較好呢?

金牛角專案的最後,剛好也受到新冠肺炎的疫情影響,沒辦法舉辦實體的成果發表。因此孩子要將專案的成果,以影片的方式呈現出來,也有了學剪片的需求。

教孩子剪影片時,老師先用PPT解說影片製作的基礎概念,像是:

 

影片:影像+聲音
影片:影像+聲音,兩者是分開處理的
剪片流程:輸入素材→編輯→影片輸出
剪片流程:輸入素材→編輯→影片輸出

 

這些基礎概念,是剪影片、影片原理的基礎,不論使用的是什麼剪片軟體,都是以同樣的原則去運作。

有了這樣的基本概念後,孩子才開始真的碰到剪輯軟體。一開始老師沒有先做示範,而是讓孩子自己觀察、按按看軟體介面上的各種功能。會這樣安排,是想讓孩子先稍微熟悉上課的軟體,大概知道怎樣放入素材等最基本的操作;同時也因為上課孩子(國小中高年級以上),大多有用過簡易剪輯軟體的經驗,所以可以自己先稍微試試看。

 

 

接著老師開始示範各種功能的用法,諸如基本剪輯、轉場(穿牆)、 消音、背景音樂怎麼放、怎麼換等。上課前孩子有討論過,成發影片可能需要的功能、想學到的效果等,老師便據此安排要教哪些技巧給大家。

上到這裡,孩子其實已經理解最基本的剪片操作,老師便拿出以前剪過的影片,以及該影片的素材,挑出其中比較簡易的段落,讓孩子自己嘗試剪出一模一樣的影片。

 

 

過程中會使用到所有前面示範過的功能,包括修剪影片素材、加照片轉場、消音、加配樂等。孩子不一定能百分之百完成任務,但這時做出的成果並非重點,重要的是讓孩子練習,自己去摸索、嘗試,錯了繼續試要怎麼做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用電腦、用手機,遇到一些問題,也是自己慢慢試、找到解決方法。而孩子也有機會遇到一樣的狀況,不一定總是有人在旁邊手把手的教。因此這堂課的目標,不在於鉅細靡遺地直接教孩子怎麼做,而是讓他們學會運用已知的方法,來達成想做到的目標,未來也才有能力自己學會想要的功能。

 

給孩子適當難度的目標(一片安全的海域),拿起釣竿,學會抓魚吧!

 

這次的金牛角專案,參加的大多是年紀較大的孩子,因此基礎能力的部分(書寫、閱讀)已經有一定的基礎,有條件可以學習使用更進階的科技工具;也正好遇到疫情因素,讓科技的使用在這次的專案佔了很大的成分。

因此這次的文章,便以科技工具的學習為主題,呈現給大家專案課中老師帶領的原則和方法;而這些科技使用的基本能力,也是孩子在下一次的專案中,持續進行更多研究的基礎。

如果想帶著大孩子進行專案課,不妨試試看文章中的方法,讓孩子下次做研究時,能夠更順利地使用科技幫助自己!

 

文/周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