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學期第一周我做用各種不同的澱粉做粉粿給學生試吃口感嗎?試吃後,學生發現不同澱粉製成的粉粿口感有顯著的差異,即使是曚著眼睛盲吃也能清楚感受。於是我們開始思考有哪些因素可能造成這樣的口感差異。
學生當下提出可以測量澱粉的黏度、彈性等巨觀的特性,我也提示學生微觀結構也可能有所影響,因此孩子開始問澱粉可能長什麼樣子?它們的糊化現象會不會有所差異?以此我們開始了這段研究,經過兩周的糊化實驗及碘液測試後,學生從原來的瞎子摸象越來越能掌握澱粉間的差異。
這周我們嘗試觀察澱粉粒本身,希望藉由更清楚看見澱粉粒的形貌更釐清這些口感的差異。這次孩子使用的是手機顯微鏡uhandy,這是一款相當便利的顯微鏡,學生特別喜歡在觀察途中能直接量澱粉粒大小的功能。
一上課看到顯微鏡,大家都很興奮,不過我們從不在尚未思考的情況下發下器材,在示範過如何製作液態樣品後,我問孩子如果我們今天想知道的是
不同澱粉的澱粉粒尺寸是否有差異?
那我們應該如何設計實驗?前幾周我們也會做類似的練習,但我會讓孩子想過後,做一次驗證,待實驗都結束後才開始寫實驗方法,而這次我們嘗試在實驗開始前先做。從學生的話語開始感受到他們思考漸趨縝密,他們開始注意到第一步要準備溶液,且溶液的濃度和量都是重要需要被標示出來的。
接著他們回憶著剛剛看我製樣的流程,一步一步的複述著剛才看到的動作,這個過程是重要的,說出來可以幫助自己重新看見細節,討論也可以讓彼此的記憶更清晰。當然,縝密不代表需要鉅細靡遺的描述每個動作,因此我們練習過的架設手機顯微鏡方式就在實驗發法中以一句『用高倍鏡觀察』帶過。最後這是學生們寫下的實驗方法:
接下來我們討論的是該如何記錄實驗?對學生來說用表格是很直觀的方法(還記得學期初有個學生堅持用條列式紀錄嗎?這次他們很快得到共識。),不過表格該如何設計也是需要先想清楚的,我們一起釐清有哪些事情需要被記下來,大家分別提出:照片、名稱、放大倍率、尺寸和說明。
1.照片:證據。
2.名稱:樣品名。
3.放大倍率:提醒自己照片中的大小是相對的。
4.澱粉粒尺寸:確切資料。
5.說明:簡單形容澱粉粒的形貌。
有5個項目要記錄,一共有4個樣品,那我們需要幾乘幾的表格?這對習慣分析的人來說或許很直觀,不過對剛開始學習整理自己思緒的學生來說是需要反覆練習的。一開始他們直接說5(項目) X 4(樣品)需要20格,不過我畫下來之後他們很快發現這樣的表格只能記錄,沒有辦法寫項目,因此很快變成5 X 5的表格。接下來,我們還需要處理數據要取平均值的問題,每個樣品測三次,因此表格變成5 X 13,表格非常龐大,加上考慮要貼照片,於是我們把表格依據樣品拆成玉米粉、太白粉、番薯粉和樹薯粉四組:
只見開始使用顯微鏡後,教室開始變得安靜,學生專注於眼前的微小世界,他們開始理解雖然溶液越濃澱粉粒數量會越多,但並不是這樣就更適合觀察,因為當溶液太濃,澱粉粒會疊在一起,我們會看不見單顆澱粉粒,反而有人因為澱粉粒聚集的太密集而引起密集恐懼,全身起雞皮疙瘩,而這些是學生沒有真正操作不會明白的事情,也在操作後大家同意下次觀察時應該降低澱粉液的濃度。
每一堂課我們都在舊的技能或知識上,再學一些些新的事情,慢慢的抽掉協助,讓學生一步一步能夠自己完成探究歷程,慢慢地看著他們的進步,心裡非常踏實。
文 / 藍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