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一起玩了《驢橋》,這個遊戲的規則是每回合玩家會輪流抽3~5張圖卡,並用這幾張圖卡說一個故事,一共會講四回合故事。在第三回合時玩家會輪流把自己第一回合講故事的圖卡依序發給旁邊的人,拿到圖卡的人則要利用手上的圖卡回想當初的故事,推理出其他張圖卡為何,並講出『完全一樣』的圖卡名稱,猜圖卡的部分則會進行三個回合。
遊戲的得分機制除了需要記下別人講的故事外,也鼓勵講故事的玩家講有記憶點的故事,在猜圖卡的過程中,孩子發現如果故事是很多個獨立畫面接起來的話,就很難被記得,當然如果有邏輯不太正確的事件出現也是。
有一天有一個人他想去山上看『日出』,出門前他先噴『防蚊液』。因為他也想去海邊所以他帶了『沙漏』,到海邊的時候他遇到一隻『鯊魚』。
以上面這個故事來說,去海邊要帶沙漏這件事是困難被連結的,再來就是每件事都沒有關連,因此在這回合裡,除了日出外沒有人猜出任何卡片,也就是大家都忘記這個故事的內容了。
另一種常出現的困難是用模糊的詞彙來定義圖卡,剛開始只用『人』比較好講故事,所以孩子常把『穿鼻環的人』、『游泳教練』、『散步的人』都統稱為人,不過『人』是很模糊的在聽了幾十個故事後,就很難記得有這張圖卡。這件事在第三回合開始猜圖卡時我也特別說:「我發現如果用『人』的話太普通了,好容易忘記故事內容是什麼喔。」讓孩子自己在下一回合講故事時進行修正。
那讓孩子印象深刻的是什麼樣的故事呢?通常是前後關聯性很強,有驚喜或爆笑畫面的故事。下面的三個故事是孩子們在遊戲結束後提出來特別有印象的故事,藉此我們歸納出這些故事的共通點是沒有任何一張圖卡是突然冒出來的,每張卡片都和故事前後文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玩家只要看到一張卡片就可以回想起故事大概的內容,甚至到遊戲後都還記得。
有一天,有一隻『鸚鵡』他去上廁所,這時有一隻『章魚』也很想上廁所,所以牠站在『廁所門』前排隊,結果發生了一個意外『章魚』跟廁所水一起被沖進了海裡。
今天早上哥哥跟弟弟『玩桌遊』,哥哥輸得太慘了心情很差決定去『跳水』冷靜一下,沒想到哥哥怎麼跳都成功不了,於是哥哥抱來家裡的小豬,用『豬尾巴』當彈簧幫助自己起跳。
巫婆用『魔法棒』變出了一瓶『紅酒』,她在紅酒裡加了神秘的『藥水』,只要有人喝了這瓶『藥水』就會一直講『小美人魚』的故事。後來有兩個人不小心喝了這瓶藥水,結果他們就一直『講故事』。
整堂課聽起來我們是在玩,但同時也是在練習講容易被記得的故事。最後,延續遊戲熱度,每個孩子也根據自己前幾周選的故事角色,寫下以『去XXX(地方),找回OOO(角色或物品)』的主題。在這個主題裡無論是去過的地方、被尋找的對象都必須是故事原作中存在的,因為不是全新的故事,所以孩子要注意角色性格以及邏輯合理性,至於故事會寫成什麼樣子,就待週三揭曉了!
文 / 藍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