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地圖相關的學習磚,系列四的這篇文章,則是要一口氣帶大家看完,基礎和進階的自然景觀紀錄相關課程,以及這個專案主題其他相關的學習資源。
基礎技能系列二:自然觀察與紀錄
除了地圖,製作自然景觀地圖書的另一部分,當然也需要能夠蒐集與觀察自然景觀,才有能夠呈現在地圖上的資料。因此課程的另一大基礎能力類別,就是自然觀察與紀錄。
因為製作地圖書的觀察地點是滿月圓森林遊樂區,另一個訪查練習地點則是熊空茶園,因此課程選擇了以植物觀察為主軸,在這兩個地點都有豐富的景觀可以觀察。
觀察植物之前,需要對植物的基本組成和特徵有所認識,才會知道能觀察的重點是什麼。因此老師向孩子介紹了植物的基本組成,根、莖、葉、花各個部分的位置。
接著是針對各個部位,介紹可觀察的特徵。因為根與莖相對不易觀察(埋在土裡或在樹叢中),同時葉子的高度也大多比較適合目前八歲左右的孩子,因此著重在葉的部分進行介紹,也是後續地圖書製作的觀察重點。
根的部分僅有提到根的功能和大致概念,沒有進一步介紹特徵;莖則是介紹了四種不同特徵的莖,直立莖、纏繞莖、攀援莖、匍匐莖。
花的部分可觀察之處有花瓣形狀(單一花瓣的形狀)和花瓣排列(花瓣如何組成整朵花)。老師先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描述花的樣子,接著也提醒,如果要用類比的,需要用精準、能夠讓人聯想到相同外型的名詞(例如喇叭就比樂器精準:樂器形狀的花 vs 喇叭形狀的花)。
主要的觀察對象- 葉子,則對之做了更詳盡的介紹。葉的外觀分為三個面向做觀察,包括葉緣、葉的型態和葉的形狀。而葉的生長方式,也可以從葉脈和葉序看到不同的分類和差異。這些概念都會做為孩子製作地圖書時,描述植物景觀的說明依據。
描寫植物景觀,除了對於植物特徵有基本概念外,也需要一定的文字描寫能力。因此藉著這次機會,課程中也加入關於景觀描寫、遊記記敘的語文課程。
在畫面描寫這堂課,使用了南一國語二上的第六課──去農場玩。這段課文從一個孩子的視角,描寫走入農場,由遠到近欣賞整個風景、遊玩的趣聞等。帶著孩子讀這段課文,希望他們從這篇文章學習兩個寫作的技巧。
首先是從不同距離觀看時,遠近看到的不同風景,並寫出其中差異,讓讀者有一種跟著文章一步步看過去的感覺。這也是這堂課主要的學習重點,練習製作地圖書時可以使用的描寫技巧。
近看,大大小小的羊像一堆堆棉花;遠看,白白的羊和綠綠的草地像一幅風景畫,真是有趣!
另一個次要的練習目標,則是觀察連接詞的運用。孩子剛開始寫作的時候,連接詞的運用有限,常常一路「然後」到文章結束。因此特別請孩子觀察文章中的連接詞,像「後來」、「但是」等。
閱讀分析過文章後,也要自己練習看看,因此孩子要完成一篇「北大特區散步地圖」短文,用相似的描寫技巧,寫一篇教室附近地點的景觀。
第二堂閱讀相關的課程,難度稍為提高了一些。這次的閱讀文本,是翰林四上第十一課的澎湖,我來了。四年級的課文更長、難度更高,孩子有更多沒學過的生字,因此在作業中,請他們先閱讀後將不會的國字圈起來,上課再帶著大家一起讀,以及一起用問答的方式討論內文、確認彼此都理解課文的意思。
文章中,可以看到主角在澎湖玩的走訪行程,以及各景點讓他印象深刻的地方。這種遊記記敘的結構,也是閱讀這篇文章希望達成的學習目的之一。因此讓孩子將文章中作者沿路到過的地方、看到的特點,按照順序以路徑圖呈現。
製作路徑圖的過程中,孩子可以觀察文章的敘事結構,把旅程中各景點按順序寫出來,每個景點做一些描述說明。藉由整理出路線圖,可以理解文章整體層層分明的邏輯結構。這樣的記敘方式,也是作為之後地圖書遊記撰寫能力的準備。
自然觀察與紀錄:進階組合能力
植物特徵、文字紀錄能力,都是為地圖書的景觀描寫做準備。因此課程的下一步,加入了攝影技巧的學習,練習綜合文字與影像,更完整地觀察植物和做紀錄。
平常就對攝影有興趣的老師,很熟悉攝影的各種功能工具,帶著孩子認識光圈、快門的概念,以及基本構圖的方法。這裡沒有教太複雜的技巧,而是解釋攝影的基本原理,讓孩子具有光圈、快門基本功用的概念,以及拍攝時要注意的事情。
構圖的部分,老師則是用平常自己的作品作為範例,解釋好與壞構圖的差異,有哪些構圖的基準線可以參考等。
而孩子也在作業中實際練習這些概念。在拍六張植物照片的作業中,孩子要拍出使用大小光圈、長慢快門、不同焦距的照片。透過實際嘗試這些功能,更具體地理解它們的不同效果。
課堂中,老師也帶著孩子到教室附近,結合之前學過的植物特徵,練習拍植物做紀錄。一開始孩子還不太能找到好的拍攝重點,可能拍出不知所云的照片。因此老師也提供了紀錄方式的建議,可以從整叢、單一株、局部特寫三種不同距離,去紀錄植物特徵。
作業練習:植物觀察紀錄表
課堂外出拍的照片,老師會協助做成紀錄表並印出來,孩子則要自己寫上照片說明,每一張照片想呈現的植物特徵重點為何。
文章到這邊已經呈現完所有上課的部分,下一篇文章會再帶大家看看,實際進入製作地圖書,前置的練習準備和最終的成果評量。
另外這裡也附上自然景觀地圖書的相關資源,可以試試看用這些素材,和孩子一起認識地圖和自然景觀哦!
專案相關資源
定向越野
這是一種綜合地圖判讀與體力速度的運動,其實就類似尋寶遊戲。參加者會拿到一張地圖,標示著各個檢查點,在最短時間內跑過所有檢查點的人獲勝。
正式的定向越野活動常在野外舉行,並且需要長時間的移動,可能不適合孩子參加。但其實可以利用相似的概念,在家裡、附近的公園設計自己的定向越野活動,孩子在玩得過程自然就需要使用大量的地圖判讀;如果熟悉了地圖的使用,甚至可以讓孩子自己設計謎題,來考考其他人~
Geocashing
和前面提到的定向越野很像,Geocashing可說是世界上最大的免費尋寶遊戲!連上Geocashing平台或手機App,就可以在地圖上看到很多「寶藏」(cashes);寶藏是存在於現實世界的實體物品,例如帶有特定標記的小盒子。循著地圖到達指定地點,再參考提示就能找到。找到寶藏後可以登錄進自己的帳戶,記得再把寶藏放回去,下一個人才能找到哦~
Geocashing是一個可以作為地圖判讀練習的活動,不過比較可惜的是,台灣目前規模還有限,因此cashes大多集中在都會區,並且平台資訊多是英文,可以依孩子的需要適時提供協助。
在這款以生態攝影為主題,遊戲機制為蒐集和風險控管的遊戲中,玩家將扮演生態攝影師,試著獲得最清晰完整的動物照片,以及整套的動物蒐集。在野外等的越久、翻越多牌,越有機會蒐集到更多照片;但也可能一不小心把動物嚇跑,就失去蒐集到的照片囉。
遊戲中風險管理的機制,很具體地體現生態攝影中投入等待,但還是有一定運氣成分的特性;而各種功能卡如長時間攝影,則能一窺攝影師們克服問題的各種撇步,動物卡牌則能帶著玩家認識台灣特有種。遊戲本身也輕鬆好上手,很適合作為一個開頭,帶孩子認識觀察自然環境的趣味。
圖片素材來源:
文/周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