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老師」,你會想到什麼畫面?
一個人站在講台上方,在黑板上振筆疾書?
拿著課本,一次對很多孩子說話?
也許講到「老師」這個角色,在我們的成長經驗中,都會連結到在台上授課,不過會不會其實,老師不只是一種角色,而是有著更多變化和可能?
專案課上課時,老師就有三種,甚至更多不同的角色。一起透過金牛角專案,來看看是哪三種角色吧!
角色一:探險隊長
老師就像是走在前方的探險隊長,從山頂上拋下繩子和工具,鼓勵隊員一起爬上來!
在專案課中,老師會預先思考過課程主題相關的內容、查過資料、甚至實際動手操作一遍。雖然自己已經做過一遍,但上課並不是直接將結果給孩子,而是根據自己走過的經驗,把想過的問題、需要的工具、素材交給孩子,讓他們想辦法一起走到山頂。
具體來說,老師會做的事情是,拋出問題給孩子,延伸思考的面向。從老師設定的「文化傳承」方向中,孩子要自己決定研究的主題,需要不斷去設想,對這個主題有哪些好奇、哪些事想進一步探究,慢慢讓整個專案的內容成形。
如果沒有任何引導,孩子很難憑空想出主題,或是充分發想各種可能的提問。因此老師便需要透過工具、素材、或是向孩子提問,來促成這些思考的發生。
思考工具
例如在專案課的一開始,老師首先讓孩子到三峽百工職人的網站上,進行資料蒐集。不過如果只是把資料瀏覽過去,孩子也很難判斷哪些主題適合、這些主題可以研究什麼問題。
因此老師發給孩子這份表格,每個人選兩個感興趣的技藝填上。除了寫簡介、自己感興趣的理由外,也要思考這個技藝,可能和上課領域(語感、數感、公民、科學、創意)有哪些關係?完成後,孩子用表格整理到的資訊,討論和決定專案的主題,也初步發想可以探究的問題。
引進素材
有些時候,老師也會引入外部素材,讓孩子做參考。例如在討論成發影片風格時,從零開始討論會很困難,因此老師要孩子回家時,先找一部自己喜歡的youtube影片,還有喜歡的原因(必須是具體的原因,跟拍攝邏輯、後製技巧、提問方式等有關,不能只說因為我喜歡這個youtuber。)
上課時大家一起看彼此的影片,分享自己的想法,最後統整出拍攝重點和希望學習的剪片技巧,協助後續剪片課程的進行。
拋出提問
除此之外,老師也會在上課的討論過程中,丟出問題刺激孩子的思考。例如決定金牛角作為主題後,接著討論要研究金牛角相關的什麼問題。老師問「金牛角為什麼長這樣?」,孩子接著去想,第一個做金牛角的人是誰?他為什麼想把麵包做成這個形狀?
老師也問,金牛角和三峽的關係是什麼?孩子想到老街有著數不清的牛角店,那到底有多少間?老師又問金牛角為什麼變成三峽名產,孩子想像各種可能,也許老一輩的人喜歡?也許祖師爺喜歡?
三峽的代表物,真的是金牛角嗎?於是孩子決定做一份問卷,來了解在地人、外地人對金牛角和三峽的看法,並且也去店家訪談,或許能問出跟金牛角有關的歷史。從一個問題,延伸出越來越多問題的過程中,專案的研究內容也慢慢成形了。
角色二:領航員
老師就像是領航員,從雜亂紛沓的資訊中,統整並歸納出前進的方向。
──聚焦與收斂討論,推動下一步行動
在專案課中,孩子要研究的問題,通常規模會較大、較複雜,例如這次要呈現金牛角和三峽的關係,就牽涉到背後的歷史、居民、外地人、店家的看法蒐集等。
要有系統、有邏輯地回答這些問題,便需要研究規劃,有清楚的問題、找答案的方法等,才能知道每個環節如何進行下去。但這種對整體做研究的認識,能夠規劃研究步驟的能力,對孩子來說還有一定難度。
相對之下,孩子目前比較能完成的,是聚焦在當下要解決的問題,並對這個拆解後,比較小的問題,去規劃研究的方法。因此老師扮演的角色就像領航員,定位方向、適時協助孩子整合研究的狀況、拆解研究步驟、推進不同的環節,具體討論出下一步要做哪些事情。
因此每堂課上課前,老師都會先擬定出那天孩子要完成的進度,還有大致的進行方式。例如為了更瞭解金牛角在三峽的歷史,要去訪問金牛角店家,那事先需要打電話、準備訪綱,訪綱要如何準備?這些都是老師會先規劃好的部分,而實際產出訪綱的內容,就由孩子來執行。
討論時,老師常用的方式是利用海報和便利貼,讓孩子把想法都先整理上去,再讓大家一起分類並討論出結論。例如討論要到店家訪談哪些問題時,便先把問題都寫下來,然後一題一題看,先將類似的問題整合成一個;然後將不同主題的問題分類,區分出每家店都要問的問題、針對特定店家的問題,並依照邏輯排序(問題的前後順序,怎樣問起來比較順?),產出最後的訪談大綱。
專案課最後在討論影片內容時,也是用了同樣的方法,讓孩子將各類素材寫下,再進行適合的排序(各種素材的順序,怎麼擺比較適合?),產出影片大綱。老師在這些過程中,循序漸進地將問題拋給大家,時而想辦法刺激大家想更多,時而協助大家聚焦,讓孩子慢慢習慣做研究的過程。
不論是延伸思考或聚焦討論,都希望孩子看到更多研究探討的脈絡,將這些過程化為自己的技能與習慣。
角色三:諮詢顧問
老師就像是諮詢顧問,提供意見、解答疑惑,不過做決定、動手執行的還是孩子。
專案課中,老師在介入與不介入之間,又是如何拿捏的呢?這時的老師就像諮詢顧問,能夠發表意見,但不直接介入,或是干涉孩子的操作。
留給孩子嘗試的機會
例如設計三峽名物調查問卷時,老師會提醒問卷中可能有問題的地方,像是太早出現「金牛角」的話,可能會干擾大家回答「一想到三峽會想到什麼?」;或是問卷中的年紀選項區間、措辭方式等。
比起孩子,老師有著更多人生閱歷,也能預先想到更多潛在的問題,如果直接指點孩子要怎麼改,課程的進行一定會快很多,但同時孩子去試著思考、解決問題的機會就被剝奪了。
因此老師會提出問題、說出自己的看法,但要不要解決?要怎麼解決?為什麼這麼做?就是孩子彼此要討論、做出決定的事情了。其實最後怎麼改、有沒有完整的解決問題都是其次,重要的是孩子在這過程中,自己思考、提出想法、說明理由,並且承擔最後做出來的結果(例如問卷問題不清楚,答題的人看不懂,就蒐集不到資料)。除非明顯會影響到他人、產生危險之類的情況,否則老師不會介入去幫孩子解決問題。
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決定有影響 Your Choice Matters
開始剪輯成果影片前,老師帶著孩子討論影片架構,要如何安排手上的素材,用怎樣的順序擺放?怎樣的敘事方式去呈現我們調查三峽金牛角的過程?
老師主張用主題式的方式呈現,而不要把素材按照時間順序,從第一天的研究一步步呈現到最後,因為很容易變成流水帳,讓觀眾覺得無聊;但孩子有不同的想法,想要按照時間軸擺放素材,讓觀眾可以看到從選主題到上街做完所有調查,完整的研究進行的過程。
這時候如果你是老師,你會堅持你的看法,還是尊重孩子的決定呢?在1:4落敗的情況下,老師尊重投票結果,孩子便照著想要的影片架構去進行。不過在真正開始整理素材後,其實也發現素材很多,什麼都放的話影片會太冗長,開始意識到和面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一般來說,如果上課的孩子年齡較小,老師的意見很容易就會影響孩子,提出來後就不太會被否決。不過像這次孩子年齡較大,就有機會出現和老師意見不同的決定,而這時老師的應對態度也很重要。
如果不能真正地說服孩子,卻以老師的身份/權威要求孩子必須採納老師的作法,就可能會讓孩子之後不想認真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因為會覺得「不管提了什麼,最後還是要照老師想要的去做。」
因此在帶領專案課時,老師謹守不過度介入的原則很重要,讓孩子知道,也相信自己的決定有影響,他們也才會重視、認真看待自己的決定。
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實際操作上很容易的事情。專案課的過程中就曾實際發生,電訪、街訪不斷被拒絕後,孩子感到彆扭與氣餒,不想要繼續嘗試。這個時候老師會往後退,請孩子講出自己的想法,為什麼不想這麼做?或是為什麼需要這麼做?
讓孩子明白我們沒有一定要做什麼,但要知道為何而做。
經歷這些過程,孩子會慢慢更習慣表達自己,老師也越來越不需要主持討論,最終希望孩子能達到,自發開始提問並自己主持會議。
以上就是專案課老師的三種角色、上課時會做的各種事情。看到這裡會不會覺得眼花撩亂呢?帶領專案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會是很有趣的過程,老師絕對沒辦法從頭到尾用一模一樣、不用改變的方式去上課,而是陪著孩子、觀察孩子的需求和狀態,隨時地做調整,運用各種角色和做法進行課程。
圖片來源:
https://www.freepik.com/home
文/周冠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