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學生討論過接下來的時程規劃,這周正式開始兵分二路研究,一組人負責做粉粿快速降溫實驗,另一組人則進行澱粉是否會被高溫破壞的研究。
粉粿快速降溫
兩個學生面對面後第一件事情是再次確認需求,由於食譜上的方法都需要至少2~3小時才能完成粉粿,但課堂時間只有90分鐘,於是這次的實驗希望找到的是『快速製作粉粿的方法』,學生想到兩個辦法並希望在這周完成測試。第一、粉粿放三天之後狀態和新鮮現做的一樣嗎?第二、主要時間為等待粉粿冷卻,那將粉粿快速降溫後,粉粿的狀態和新鮮現做的一樣嗎?
確認完需求後,兩個人開始討論需要做的事情有哪些,並順出合適的邏輯。要確認第一點,學生必須用食譜法做一塊粉粿冰三天;要達成第二點則需要先找到急速降溫的方法,再嘗試冷卻粉粿;最後是需要一個新鮮的對照組。學生推理出周一必須先做好食譜法粉粿,周四上課時才有能比較的樣品。急速冷卻的粉粿則必須要在周四課堂上當天製作,對照組則請老師在課前協助製作。
梳理過後,我沒有參與學生的製作過程,實驗進行到一半,其中一位學生感覺自己像是被使喚的角色而提出抱怨,當然另一位夥伴並沒有覺得自己在使喚同學,只感覺一切相當順暢自然的進行著。我提醒學生這個狀態源自於沒有先分工就開始動作,於是就會出現一個主導一個跟隨的情況,希望改善情況必須先討論分工,或是確定彼此對流程的想法一致,兩個人討論後,繼續進行著實驗。
在下課前,他們確認了用鹽確實能讓冰塊溫度快速下降到0度以下,達到比冰箱更冷的環境溫度。過程中有件有趣的事情是,我們沒有發現教室的溫度計最低刻度只到0度,所以學生只能用相對法來判斷冰的溫度是否低於0度(無法確定0度以下溫度計變化還是否為線性),也將蒸好的食譜法粉粿冰進冰箱,等待周四進行比較實驗。
澱粉在升溫會不會不見
上週有提到學生在用顯微鏡觀察澱粉時發現自己有密集恐懼症,在想知道溫度對澱粉狀態是不是會有影響的前提下,我們想到可以用碘液來觀察澱粉是否會被高溫破壞,於是設計了這次的實驗。學生將澱粉放在試管中,加入不同溫度的水,再滴入碘液觀察顏色變化。學生假設『若高溫會破壞澱粉,則澱粉液加入碘液後,液體不會變成紫色。』
我發現學生實驗的速度很慢,於是詢問他們的實驗方法,發現學生很老實的從室溫開始每10度做一組實驗,因此我問:「你們覺得什麼時候澱粉液的顏色會開始變化?」學生馬上懂了,他們只需要做室溫對照組、糊化溫度附近及過糊化溫度的幾組實驗即可。
包含調整溫度也是,一開始學生會一組溫度一組溫度慢慢調整,花了非常多時間在調水溫,停下來思考後他們也發現其實在冷氣房裡少量熱水降溫是很快的,他們可以先調出最高溫,再進行高溫實驗時,水的溫度也會降下來,就不需要花那麼多時間調整水溫了。
從經驗中學習
兩組學生都沒有在一開始就用最合適的方法,不過也都在引導後停下腳步思考,雖然多花了一些時間,但這些經驗都讓他們在第二次遇到問題時懂得停下腳步思考。這也是學生們都理解先思考再動作對研究進行事有益的表現呢!
文 / 藍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