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一學生查的資料裡,各食譜都說加樹薯粉可以讓粉粿口感較水,有太白粉的粉粿黏性會提高,於是上課前我準備了樹薯粉、太白粉及糯米粉(做麻糬用口感更黏,用以比較)製的粉粿,讓學生比較口感,不過很弔詭的是四個人吃完後一致覺得樹薯粉製的粉粿口感比太白粉製粉粿更黏牙。甚至有人嘗試用叉子叉住粉粿看看誰會先掉下來,雖然測試稱不上精準,不過確實是樹薯粉製的粉粿能停留在叉子上比較久。
因此,我們開始思考為什麼觀察到的結果與網路上資料不同,而我們又將如何驗證?學生看著食譜問:「在食譜裡有兩份水,會不會做法上有不同呢?畢竟我們吃的是沒有加山梔子的版本。」也有人在前幾天討論後開始能提出:「我們說的黏會不會不一樣?」於是我讓學生在黑板上記下食譜中可能影響粉粿口感的事件,簡單記下改變的事情,以及會受影響的結果,細節再以口述說明。
乍看板書,每個人寫下的內容除了數量外,內容其實相差不多,但深解釋後其實每個學生腦中的歷程是差很多的。由左上、右上、左下到右下的順序來說,左上圖的學生僅能提出外觀的變化,並說我們可以做實驗驗證,但無法說出如何觀察;右上圖的學生則需要老師或同學的討論才能提出可能的觀察法;左下圖的學生對於食譜閱讀的思考最仔細,就黏度這件事也找到多項可能影響的因素,不過同樣沒辦法提出量測辦法;最後是右下圖的學生,先不論狂野的字跡,他是唯一一個能夠提出實驗方法的孩子,也是唯一一個想到當混和粉末後可能達到最佳口感的學生。
而上述右下圖的學生是四個學生中年紀最小的(小四),理論上知識上應為四位學生中最少的,但由於他做過三學期的科學自由研究,對於觀察、發現問題、形成假設及設計實驗驗證的能力不斷提升,雖然先備知識不多,但卻最能夠提出客觀解決問題方法,也知道當我們不清楚黏度、硬度等定義時只要去查資料就行了。到這裡我總忍不住想,在中小學階段,重要的到底是保持對事物的好奇並主動去解答疑問,還是成就龐大的知識資料庫,當然在學次方我們選了前者,因為我們相信孩子能夠運用這樣的能力達到自主學習。
不過這也不是否定其他三位大孩子,以右下圖的學生來說,他在討論中主動紀錄細節,在大家收拾完都在休息時,把四面黑板柱上的內容整理在一起,一邊書寫一邊消化。每個孩子適合的學習方式不同,而我總樂見大家用適合自己的方式達成自主學習。
討論過後我們還有一些時間,我讓學生體驗做粉粿的前半作業,把澱粉糊化,拿到材料他們馬上摸摸看並緩慢加水觀察,他們發現粉末並不是一加進去就會變成糊,開始加熱後也不是很快就變化,連結前面的紀錄,學生提出水的溫度或許會影響澱粉外觀的改變(他們還不知道澱粉糊化這個專有名詞),這時也馬上有孩子將眼光投向剛剛因為鍋子太小放不進鍋中的那碗太白粉水,約莫10分鐘未攪動後太白粉沉澱了,而煮過變成麻糬狀的太白粉(樹薯粉)水就算放著不攪也變不回來。
就這樣的實驗結果,我們約好下周一起測試澱粉回不去(糊化)的溫度。
文 / 藍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