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周一我們九個人展開關於成發的討論嗎?我一直都相信讓孩子知道課堂的脈絡是相當重要的,今天是討論後的第一堂課,我們說好要開始捏麵人,做出孩子們挑選故事中的角色。在一般情況下,提到自(開)由(玩)創(黏)作(土)孩子肯定是興奮的顧不了其他事情。
不過這群孩子一集合先說的話是「老師,我還有幾個角色介紹還沒寫完,那我先寫完在開始做嗎?」,先做的事情是「把底盤架好,洗好手,將烘焙紙(防黏)鋪在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例外。我想這是默契,也是在這段時間裡孩子養成的習慣,就像上課前五分鐘孩子總會問我:「今天在哪裡上課?除了筆記本還要帶什麼嗎?」
在學次方,我們沒有固定的上課位置也沒有固定的陣型,需要材料的時候離材料櫃近一些,需要圍圈的時候我們就到運動角,需要做實驗時我們就會出現在科學角。但準備好進入學習這件事還是可以透過各種默契來培養,像是上課前10分鐘老師會開始進入準備上課的狀態,每隔一段時間我們會和孩子一起梳理學習脈絡,到學期中後段我們會一起討論想像中的成發、一同規劃時間。因此,孩子對於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會更清楚、更有感。
今天的課堂也很有學次方的精神,我們可以學習相同的主題,但每個人有不同的進度,或是需要達成不一樣的任務。以角色介紹來說,一年級的孩子會唸出故事中角色做的事情或說過的話,再和老師討論這可能代表什麼樣的性格;而二年級的孩子選的是系列書籍,他們則自己去讀同系列的其他本書以完整該角色的個性。
寫字也是,我鼓勵孩子用國字書寫,但不強迫,在課堂上孩子問了我就寫在黑板上給他們看(寫作業的時候就要自己查字典啦),孩子會自己評估字的難易度,再決定要不要寫國字。寫久了今天開始我再幫忙孩子處理麵團的時候,孩子們開始互相協助,A提問時B到黑板上寫給他看,C也會過去確認B寫的是否正確,有些字B和C也是在這次專案裡才學會的。大家很自然地開始互相幫忙,也在解答完A的疑問後,所有人也很快回到自己的工作專注著。
到課堂的最後,除了上周請了一次假的孩子還沒把角色介紹完成外,所有人都開始捏麵人了。起先孩子擔心自己捏得醜,甚至說出:「我每次都覺得自己做的東西好醜。」我說:「我覺得很可愛,不過你要自己先覺得自己的作品好看,作品才會越來越好看。」你說孩子馬上就會因此有信心了嗎?當然不會,我們的孩子甚至會說出:「我覺得大人為了要讓小孩願意繼續做,就算不好看也都會說小孩做得好。」但孩子會更有勇氣去嘗試,畢竟創作這件事沒有標準答案,找到自己的風格就很棒了。
文 / 藍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