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上課的第一件事本應該是孩子各自上台分享自己做的麵團自我介紹,不過8個人都忘記把作業帶回家,不過今天午休前幾乎大家都記得自己還沒做,也都拿出來做,但這並不是10分鐘能夠完成的作業,因此到了上課時間8個人都還沒做完。
我問孩子這件事要如何處理?霏提議現在花一些時間做,璐提議延後到周三上課前交。我跟孩子說因為這是第一次發生,所以兩種處理方式我都可以接受,所以讓孩子來決定用哪個方法,但在決定前我想聽聽看大家的想法,以下是孩子的想法:
【現在做】
霏:因為有可能會忘記帶回家。
俐:擔心空白時間還要寫作業會來不及做。
柔:因為回家會忘記。
岑:因為有可能會忘記帶回家。
熙:因為有可能會忘記帶回家。
築:因為時間有點趕。
【延到周三交】
璐:因為自己可能要比較長時間才能完成,怕耽誤上課時間。
愛:先確認了今天要做什麼,後來擔心影響到上課時間,選週三。
後來我們選了用現在的時間做,不過我也提醒孩子未來還是有機會有下課後的任務,那大家要怎麼做到記得這件事情呢?孩子相互發表意見,最後統整出接到任務後,就拿紙條記下來貼在書包櫃或是書包上,讓自己在離開教室前會記得,且應該可以一下課趁記憶還清晰的時候就先去完成。
於是乎,今天這堂課最後的結果是所有人一起花了40分鐘寫作業,需要討論的時候互相討論,完成後彼此分享。下課前孩子整理著桌面,看著我上課前擺好的圖畫紙問:「這些紙要做什麼用的?」我說:「本來是上課要用的,不過可能要等下次了。」孩子問:「周三會做今天本來要做的事情嗎?」我回應:「會,不過我不能保證會完全一樣,畢竟一堂課90分鐘,必須有所取捨。」
其實這樣的對話,每一批新學生幾乎都會出現,當事件發生時,我們傾向先解決當下問題,讓孩子知道對於責任不是說聲對不起就可以過去的,如果問題是自己造成的,自己就需要試著提出解法,不完整也沒關係,不過等待別人幫忙解決問題不是選項。
而當孩子做選擇時,我們也會讓孩子知道他們選擇的解決辦法所帶來的後續效應(例如:今天的課程延宕),最後才是了解到折衷解法(像這次的解法)並不能當永久解法,必須練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最後我問孩子要如何讓忘記寫作業這件事發生機率降低。
當然,就算經過這樣的討論,孩子也不會一次就都能做到達成目標約定,但一次又一次的練習,孩子會逐漸習得自己解決問題。此外,你發現了嗎?在整個過程裡我們都沒有談論到如果再次發生怎麼辦、或如果沒做到該怎麼處理,這是因為我們相信與孩子達成的約定它就會被實現,既然會被實現那就不需要討論但書,這是最直接的信任,也是孩子能練習負責而非避罰的重要過程。
但這也不代表學次方永遠不會討論但書,而是但書只出現在情況一直沒改善的時候,且這個但書必定和當下的情境有關,不做無關的處罰。
文 / 藍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