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出發的學習才是真學習
在學次方,我們相信學習和生活是緊緊相連的──學習不單只是課本上的知識理解,而是面對真實世界問題的態度與方法。春季班的自學課程也將字詞課與生活課結合、設計成為期九周的專案課程,將時間拉長、空間增廣,一起從無到有完成一個專題。
春季班上學期的專案主題是『圖書館』,以圖書館為引,和孩子一起看見閱讀可以做出更多延伸,在這九周我們一起認識圖書館的其他功能與訊息,除了圖書館的資源、圖書館和書店的異同,更因此重新設計了學次方閱讀空間,也進一步思考還能為圖書館做什麼。
專案的最後,孩子規劃了『小孩念書機』的活動,舉辦了主題書展和說故事活動。一起來看看我們是怎麼開始的吧!
第一周:我對書本的想像
第一周我們便和孩子說明這學期要進行的專案計畫,要進行一個大型的圖書館專案,當然就要先從自己的認知開始囉,因此我們花了一些時間和孩子聊聊他們對圖書館的想像,像是:
- 圖書館裡有什麼東西?只有書嗎?
- 你在圖書館會做什麼事情呢?除了看書之外呢?
- 你希望圖書館裡能增加什麼?
- 書店裡有什麼圖書館沒有的東西嗎?
- 你在什麼時候會想看書呢?你覺得舒服看書的條件是什麼?
還記得這次討論,孩子們只知道圖書館除了借書之外還能借DVD,也只覺得圖書館應該就還是需要安靜閱讀的地方,所以當討論起「圖書館還能增加什麼」時,孩子總會被自己既定的印象綁架,無法跳脫框架;當比較起書店和圖書館時,甚至有孩子以為自己沒去過書店呢!不過當大家提起能夠舒服看書的環境時,倒是很快地提取自己的經驗,表示很滿意學次方的閱讀角哦。
正好每年的台北國際書展都在農曆年後舉辦,為了讓孩子有更多不同的刺激,第一周的生活課我們就出發去看展覽囉!逛書展的過程中孩子也不是單純閒著,孩子們仔細地逛著、在專案筆記本裡寫下喜歡的書籍資訊、出版社如何設計攤位讓他們想進去看看等等,都是這次要觀察的重點。
在這次的踏查裡孩子發現有互動的書籍和攤位設計會特別吸引人,接下來的活動設計也依循這個方向進行著呢。
第二、三周:認識圖書館──閱讀角的書怎麼分類才好?
第二周我們一邊認識和圖書相關的國字,一邊討論「世界上有這麼多的書,要用什麼方法才能讓大家順利找到想要的書?」,由於上週書展的攤位是以出版社區分的,很快有孩子提出我們可以用出版社幫書分類,再把各個出版社的書按照順序編上數字碼,就可以順利找到書了。
不過,很快地其他孩子就提出疑問:「同一個出版社出的書那麼多、種類也都不同,一般人根本不會記得書是哪個出版社出的,這樣真的會好找嗎?」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到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去找答案。
當然,直接把孩子放到近十層樓藏書的圖書館裡是沒辦法找到答案的,所以在出發前我們先讓孩子知道「一般中文圖書會以數字0-9將書分成10種類別」,不過是哪些類別就請孩子自己找看看囉!
到了圖書館後,孩子決定從最高層往下走,上到總圖8樓後,孩子首先找到的是0到3開頭的總類、哲學、宗教和自然科學類。宗教和自然科學的類別,孩子還稍微能想像得到,不過看到前兩個分類(總類、哲學)時他們則是一陣錯愕,因為在他們的生命經驗中這兩類的書籍是沒有出現過的呀!
不過比起說出定義,我們的做法是請孩子先到各個書架轉一轉,試著自己藉由線索找出分類的意思。走了一下孩子發現總類裡的書籍包含了大量的工具書、哲學類書籍也有他們感興趣的「笨蛋問題250!」,也有辦法進一步推敲分類的意義。就這樣,我們慢慢地逛著圖書館,孩子把10種不同種類的書都逛透了,這會不會是分類閱讀角的一種方法呢?
孩子們想了想,發現這樣的分類方式雖然方便,但對於小孩子來說可是困難重重(尤其自己也花了點時間了解),討論一下,決定到兒童閱覽區去看看小朋友的書籍是怎麼擺放的。
兒童閱覽區對孩子來說簡直是另一個天地,這裡的書籍分類方法又截然不同卻更具體,有交通工具、宇宙、詩集、繪本甚至很大本的書就直接叫大書類。孩子們雖然覺得好笑,卻也同意這樣的分類更直觀、更適合,回學次方的路上孩子討論著這樣的方法或許就是我們在找的答案!
有了前兩周的經驗,孩子開始有想法如何整頓閱讀角,從總圖回來的第一個想法「照介紹的東西分類」很快被推翻,孩子發現學次方的藏書量沒這麼多,反而訂不出合適的內容類別。因此,討論後彼此決議用書籍的易讀程度進行分類:繪本、橋梁書、短篇故事、小說、外文書和工具書等10類(大約是孩子覺得合適的類別數量唷),大家再一起幫每類的書一一編號。
第四周:未來書店展──開啟孩子的想像力
專案課開始了將近一個月,每一次我們都會稍稍聊到專案最後可以做什麼?孩子們於是提出可以說故事給大家聽的想法,不過關於細節的內容(要說的故事、用什麼方式說故事、在哪裡說故事)都還很模糊。剛好遇到未來書店展,有了參考國際書展的經驗,這次很快也一起決定要去逛未來書店展,聽聽看大家對未來的想像及展覽的可能,也去找找適合的書籍。
那天下午,三個孩子分別決定要以「汽車」、「運動」和「朋友」作為這次說故事活動的主題。也決定了我們要到新北市立圖書館北大分館去提案,希望能到圖書館去舉行主題書展。
第五~六周 『小孩唸書機』籌備中
專案課的目標就是孩子要一起走過大部分準備的過程,包含大家想得到與想不到的,因此要給北大分館的企劃書是孩子和老師用一整個上午討論,並由孩子親自撰寫的。正式企畫書內容包含:活動名稱、活動目的、活動內容、需要的協助和預期成效等,雖然內容很簡短不過從頭到尾都是孩子們一起討論的,他們說因為是小朋友說故事,所以活動名稱就叫做『小孩唸書機』。
企劃書完成後就是讓人緊張的提案時間了,一切都來真的,老師們也沒有事先聯絡圖書館,大家就一起面對吧!
我們跟孩子說在真實世界中,提案本來就是有成功有失敗,不管如何我們都盡最大的努力去準備,也練習放寬心來看待結果。我們深信孩子能做到的遠比他們自己想像的還多,只要我們足夠信任孩子,孩子也會開始相信自己。
在出發前孩子已經有會被拒絕或需要等待的心理準備了,果不其然館員告訴我們負責人當天正好休假,請我們把企劃書留下來隔天再用電話聯絡、確認結果。在結果未知的情況下,孩子懸著忐忑的心依然努力地在圖書館裡找尋各自主題需要的書籍,並祈禱著一切順利。
就算不一定有正面回應,孩子們還是努力地準備著。
令人開心的是,隔兩天圖書館負責人胡小姐在電話中答應了我們的提案!
胡小姐大方地借出整個兒童閱覽室的空間,甚至跟孩子提議可以製作宣傳海報貼在圖書館呢!還記得隔週孩子去送海報時,胡小姐還和孩子分享過去的活動經驗,也耐心地與孩子討論當天的場地規劃,讓孩子更有想像畫面。看著這畫面,不禁讓人想著:「如果孩子都能在這樣充滿善意的環境下成長,那想必孩子也會更加勇敢、友善世界吧!」心中真的滿滿感動。
第七周:『小孩唸書機』──野餐大會
『小孩唸書機』的活動分為兩個部分,3/26(二)孩子先在台北大學草皮舉辦野餐暨說故事活動,4/2(二)則在北大分館進行主題書展和說故事時間。
活動當天孩子非常興奮,還非常有自信的說覺得會有40個陌生人來參加,擔心野餐墊可能會坐不下。
大家滿懷著期待又緊張的心情準備著,隨著時間一點一點接近開始時間,卻一個陌生人都沒有……喪氣的孩子在媽媽的鼓勵下鼓起勇氣去邀請在附近散步的家庭來聽故事。沒想到,那個家庭正是要來參加活動,但跑錯地方的人!這個發現為孩子打了一劑強心針,更一鼓作氣地邀請了好多在草地上玩耍的小小孩來聽故事。
面對小聽眾們,孩子說故事的狀態比他們平常還要更自在,平常練習時常常提醒的音量、聲音起伏和道具使用都切換的更流暢了,甚至還能和小聽眾互動呢!不過也因為興奮,有孩子搶著回答問題、在野餐墊上滾或是一直在意自己能不能先吃水果。整場活動裡,孩子有表現的讓人驚豔的時候,也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時刻,就像我們平常的生活一樣真實。
活動結束後我們總會一起沉澱,在沉澱時間裡我們回顧著一整天的活動,互相讚美、一起檢討,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動和沉澱裡持續成長著。
第八周:『小孩唸書機』──主題書展
有了上周的經驗,這次孩子主動提出活動開始前要先去邀請路人上來圖書館聽故事,也在活動中間的空檔四處宣傳。
而最棒的是,在這次的活動裡,孩子吸取上次的經驗,不再像上周那樣過度興奮,每個人抓好時間主動地布置自己的攤位,將自己的10本主題選書,和介紹海報展示在最合適的位置,每一個時間該做些什麼,孩子也都會自己準備好而不自亂陣腳。
輪到自己說故事時孩子會先到位置上準備,在其他同學說故事時則會輕聲地邀請小聽眾們坐下來聽故事,甚至也不再搶答彼此的提問、將機會讓給小聽眾,小小聲地教學齡前的弟弟妹妹們回答問題。孩子們種種的成長不只有老師們看到了,就連孩子的家長也感受到孩子在一周內的變化,參與活動的家長們甚至還向孩子們提議到幼兒園說故事呢!
活動結束後,有參與的聽眾特別過來讚美孩子的落落大方,也稱讚著北大分館的開放,讓孩子有如此棒的舞台。孩子們被讚美時高興裡帶著些害羞,看著孩子的閃亮眼神我們知道這次的專案特別成功。
在選主題的過程中,孩子也隱含了自己想要傳達的、喜愛的、重視的訊息在其中,每一次的練習、體驗、討論、沉澱,都又是再一次重新檢視自己相信的信念,有孩子表達了情感、有孩子傳達了期許、也有孩子表現了分享,這些都是孩子獨一無二的光芒。
第九周:回顧與沉澱
活動的結束不代表專案的結束,在專案課的最後一堂課,我們從頭開始回顧了這九周的種種。
其實,很多細節孩子憑空是想不起來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設計了專案筆記本,孩子拿出筆記本細細的回憶著,跟著筆記本的脈絡,孩子的記憶漸漸被喚起,我們按照順序討論著每周完成的事情,利用甘特圖將這些事件有系統的記錄下來(當然平常甘特圖是事前做的,不過因為這是孩子的第一個專案對於時間的掌握還需要更多練習,所以我們最後才做這件事)藉由這樣的討論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完成了多少事情,也看見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這是學次方自學的第一個專案,這段時間真的很感謝每一個幫助我們的人、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們,也很謝謝圖書館給孩子這樣的機會去實踐自己的想像。
這九周當然有做得好與做不好的地方,如同我們常與孩子說的「學次方從不要求大家一次就要做好,兩次、三次甚至更久都沒關係,但我們要不斷努力才可以一直進步,而進步是自己永遠的重要寶藏。」這次的專案課也是一樣的,從一開始摸不著頭緒,到最後自我修正、互相合作,呈現出最棒的自己──這些都是九周裡不放棄的美好成果。
春季班的第二個學期我們將討論「同理」,我們會有怎樣的專案出來呢?還不知道呢!
一起期待孩子寫下的新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