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專案課是學次方孩子的必修課,每半年都從「環境、人體、司法法治與社會福利」中的一個面向切入。
春季課程的主題是「生理發展的個別差異」,由此出發,根據孩子的好奇開展研究。
春夏季的課程原先的設定著眼於「體適能與身體成長曲線」,而在伊甸早療社工的加入下,我們決定在春季和孩子更深入看見個體差異,夏季再繼續深究同理、友善的行動。
個人狀態評估,原來我和同學不一樣。
開學的第前兩堂課,我們透過數個遊戲和活動體驗來量化每個人的能力。
就思考能力來說,孩子本來就知道每個人擅長的面向不同,而實際進行測試時,大家才發現
班上有位體育表現特別突出的孩子,在體適能測試的那天,所有人都預期這個孩子會在各項目上領先大家。沒想到,
光是體適能,每個項目大家的表現就相當不同,更不用說身體表現了。
能力有很多,我好奇……
在決定想研究什麼問題之前,孩子們參考著數感課的遊戲、自主探究使用的邏輯書、運動課做過的運動項目、前兩堂課的測試活動等,一節課就先訂下了好奇的項目:耐力、敏捷度、邏輯、歸納能力與空間推理。
秉持著快速嘗試、快速驗證的精神,孩子們當天就帶著測試題目初稿回家找家人朋友做測試,再從家人朋友的測試結果裡回頭思考測驗難度及時間的合理性和適切性。
測試題目也不是一次就訂下來,而是每隔一段時間有新的進展或得到新的建議後再回來修改,孩子們前後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在調整題型及其呈現的方式。
關於生理發展的個別差異,我想知道……
有了測試題目後,我們正式開始發展好奇的命題,也就是我們做這些測驗想知道什麼。
孩子開始想「年紀跟身體素質/綜合能力有正相關嗎?」
距離幼年時期還不太遠的孩子們,還清楚感受著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成長,也思考著年紀是不是和能力有關聯。而至於是什麼樣的關聯,每個人的想像都不同。
每個人的想像不太一樣,我們練習用二維圖表來表示自己的想像,橫軸標上年紀、縱軸呈現該能力平均表現。如果所有的能力都是平均分布,那圖表就會是一條橫線;如果能力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提升,那呈現的結果就會是一條由左下到右上的斜直線。當然也有孩子猜,能力會增長到一定程度後,再隨年紀而退化。
孩子又想「每個人是不是都有自己的優勢身體素質/綜合能力呢?」
孩子很自然地從日常及上次的測試經驗中發現每個人在各方面的表現不盡相同,也就是就算是和自己比,不同的能力也有差異之別。於是孩子很好奇每個人都是這樣嗎?會不會有人真的各種能力都很擅長,或各項表現都差不多呢?
為了驗證這樣的想像,孩子想到或許可以把個人能力像電玩遊戲人物那樣做成雷達圖,或是像寶可夢卡一樣有數值顯示,就有機會看出個人各項能力的差異。
現在有好奇的事情了,那我們可以怎麼找答案呢?
「可以辦一場活動來做測驗」、「可以發問卷調查」孩子提出來的這些都是方法,那這些方法可行嗎?
孩子:「辦一場活動連主辦的我們幾個人時間都不太好搭上,那就更不容易讓很多各年齡層的人都參加。」
孩子:「發問卷的話,我們也不知道填的人是不是亂填的,收到的結果不一定是真的。」
從上面的對話可以看出來,孩子開始有預想的能力,去評估各提案的可行性。
A方法走不通、B方法也有些困難,那我們可以先回過頭來看看我們的需求是什麼、有哪些要素可能是必要出現的,把想到的事情都列下來再重新做整合,去找到新的方法。
整理之後,孩子注意到其實我們不必要「同時」做所有年齡層的測驗,且也發現國高中生這個族群是自己日常不易接觸到的,於是再重新規畫研究流程。我們先是腦力激盪,再透過心智圖確保每件必要的事情都被做到,也由此將整體過程能去蕪存菁的呈現。
有些事情想得到,而不見得能自己做到。
當然有些問題不是完全靠討論就能得到答案的,這時候無論是課堂學習或是資料收集都是增加孩子知識或技能的好方法。舉例來說,孩子可以想到施測需要達到一定數量才算具備有效性。那這件事孩子就嘗試上網查資料,再透過群體討論來決定最適合這次施測的樣本數要怎麼抓。另外,孩子們也不太確定要如何以圖表來呈現研究結果,因此在後續的課程裡老師就需要將這些孩子尚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安排進課堂裡。
也有些事情是需要外力協助的,這時候我們練習的是向外找資源。比方說,孩子將測試族群分為「小學生、國高中生、大學生、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收集資料後又發現每個族群至少需要題目的3~5倍量的樣本。但我們要去哪裡找這麼多人呢?我帶孩子一起往生活裡去找有哪些可用的資源,孩子想起上學季設籍學校主任的友善,鼓起勇氣問問看主任入校施測的可能性。國高中生是讓孩子有些緊張的族群,我們暫時先擱置。而因為生活在台北大學周圍的關係,小孩們自然地想像可以入校攔截大學生。青中年人也直觀地想到自己的家人們,那老年人孩子則想到附近的日照機構,查找電話希望能約訪。
真實施測的現場,和我想得不一樣。
孩子們原先的想像是「我們的時間很自由,入校或是去日照機構應該都蠻容易約到的吧!」沒想到致電、送計畫書後,無論是學校的規劃或是長輩的行程都比想像中滿。為了能成行,我們也大幅調整了進行方式以及施測項目的數量。
在過程中,孩子們接洽的每個大人都友善地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予以協助,並同時讓孩子知道限制是什麼,讓孩子有機會真實地體驗到修正是怎麼一回事。於是入校成行了、日照機構則須要想想其他辦法。孩子原先想像我們只要準備好明確的企劃、預約到一段時間,當天就可以直接進班做測驗。實際上,主任針對學校學生的狀態、各班級導師的意願、學校整體行程安排,一步步陪伴這群孩子完整可行的計畫。
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實際入班中,所有的同學都相當配合,卻仍有各種小小的突發事件。孩子事後形容:「他們(受測的同學)比我想像的受控的多,但是剛剛我好像一秒都停不下來,事情一件接著一件,跟我彩排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這就像真實世界一樣吧!很多事情並沒有所謂的大魔王或壞人,而成事仍是那麼不容易。
分析結果,原來正相關不等於相互影響。
取得小學部分的數據,就花了孩子絕大部分的時間,於是其他族群的測試結果是由孩子們分別取得的。有人找鄰居、有人找家人、也有人把道具都帶到教會去,盡己所能的去調查想知道的事情。
乍看改完的試題,孩子有些猜測;再把數據整理到大海報後,開始看得見一些趨勢;繼續把數據整理到圖表上,孩子看見了「年紀跟身體素質/綜合能力確實有關係」。在最後測試的三項能力(敏捷、邏輯、空間)裡,幾乎都是到成年時最高、步入老年後略有下降。孩子很直接地開始猜各種原因,我們也小心得對待「正相關」和「影響」兩個詞彙間的關聯。
而在「每個人是不是都有自己的優勢身體素質/綜合能力呢?」的驗證中,孩子注意到數據中有極端值出現。當大家直覺地問能不能剔除數據時,我們也一道學了平均數和中位數的差異。
最後,孩子們分工針對各項目寫結論,再一起用chatGPT潤稿(小孩發現要請chatGPT幫忙,沒想像中容易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將結果協力整理成這份簡報,成功把施測結果送給協助達成這項專案研究的受測者。
真的達成目標後,發現……
「一起去學校施測的時候,大家互相注意誰需要幫忙,那就是我理想中的合作。」
「原來做一個測驗這麼麻煩,而且很多人都比我們想像中還忙。」
「我們這次提前完成了目標,以前都會需要用額外的時間耶!」
「我們的簡報真的做得很好耶!」
一起達成了些什麼,就是這樣的感覺吧!
文/藍詩婷 圖/藍詩婷、杜威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