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繼續聊著上周在動物園的牙齒觀察,不同組的孩子觀察到的內容不同,藉由分享孩子慢慢拼湊起不同動物牙齒的樣貌,不過在討論中每隻動物的牙齒還是單點的訊息,於是我們加入照片來延續討論。
發散的觀察不容易,因此我加入形容詞來幫助孩子觀察,首先孩子找找看哪些動物有「平平的」牙齒,大象和河馬有,而除了企鵝以外其他動物都有尖銳的虎牙,為了找出這些牙齒的差別,我們開始觀察牙齒的位置和長度,有提示後孩子也能輕鬆地發現獅子和熊的虎牙明顯比猴子和人類(小孩自己提出來的比較方式)長許多。有了這層觀察,我們就能進入比較,就像孩子上周分享的:「動物跟人不一樣,不會一直講話,所以嘴巴不會都張開。」因此牙齒的功能變得很單純,很快能聯想到和吃的食物有關係,於是我們進入食性的判斷。
孩子發現自己的牙齒也可以拿來做比較。
這段討論如果不做,孩子其實也能稍微歸納出結果,不過推論的歷程就不會那麼完整了,練習把事情順著特定脈絡想清楚不跳躍,也是基礎班孩子重要的任務之一。
偷偷準備成發-思考後,產出成果。
把知道的事情寫下來,就像討論和觀察一樣,想起來很直覺卻都是需要練習的。和前兩個學季主要以口語表達不同,春季的成發孩子將退居幕後讓作品與觀眾互動。呈現成果最簡單的方式是文字,但大量的文字孩子寫起來辛苦,現階段我們能產出的成果想必觀眾讀起來也不太能那麼容易投入,因此我們將以展覽的方式產出成果。
以動物牙齒的主題來說,孩子的腦中已經有草食性動物有平平的牙齒、肉食性動物有長尖牙而雜食性動物的牙齒特徵界在兩者之間的結論(知識)了,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轉化這些知識,讓知識和觀眾互動。
第一次的嘗試,我們用孩子從小最常看到的「翻翻書」和「問答」開始,沒有成發經驗的琪先練習把閱讀流程順出來,一年級的達和皮嘗試做出一道題目,並在解答中給予觀眾新的知識,二年級的朵和恩無論選擇的形式都試著用較長的一段話來描寫知識。
琪在照片上標出閱讀流程。
達開始注意到書寫時標點符號的功能。(每張照片都可以翻開看答案喔!)
皮換了好幾次照片,想找到讓觀眾容易判斷的。
恩在解答下了一番功夫,想和大家說明尖牙的用途。
朵在介紹中加入了自己的觀察和想法。
下課後孩子邀請家長看自己的作品。
刻意練習-不是看到、體驗過就能應用。
下午我們做了一次呼吸和循環系統的總複習,知識在孩子的話語中清晰的呈現,老師的課堂目標到此其實已經足夠,可以繼續往下跑新的進度了,不過孩子倒是很有信心地說可以設計看看心臟相關的關卡。
開始討論後孩子才發現要憑空想出轉化知識的方法似乎不太容易,腦袋裡好像只剩「問答」這個辦法,但問答題一多難免會擔心讓觀眾有寫考卷的感覺,藉此孩子經驗到就算看過很多遊戲書、參觀過大大小小的展覽,到要換自己設計關卡時一切都不太容易。
想不到該怎麼辦的時候表情懊惱的孩子。
那要怎麼做呢?其實方法都是類似的,不只有知識,呈現內容的方式也是可以觀察的,只是要做觀察需要把感官打開,知道自己要注意哪些事情,現在孩子已經知道自己卡關在沒有新的點子,那老師要做的事情是在接下來兩周的課程設計裡放入孩子可應用、轉化的互動元素成為孩子呈現成果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