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班的前兩周課程,老師觀察(前測)孩子各自的狀態,孩子也感受著生活的變化。新生感覺著學次方的步調,舊生感受著自己的成長。在基礎班的課程裡主題總是輔助養成能力的媒介,剛開始有些孩子會介意自己起點和部分同學不一樣,也有些孩子會開始發現自己能做到的是變多了。這也是為什麼在剛開學的時候我總會時不時停下來告訴孩子「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們不需要和其他人比較。」孩子通常是過了半年甚至一年才會大幅度的感受到這件事情,而在感受到自身成長前,我會做的事情是協助孩子產生我能感,因此課程步調比起進階班會顯著的緩。
這周我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記錄,將每堂課做的事情從孩子出發,分成二到三個面向討論。
回憶生活中的電器 #分類 #樹狀圖
開學第一天,我們簡單玩了家中電器的窮舉遊戲,透過遊戲對話讓孩子彼此熟系。遊戲候孩子回家任務是拍五張電器的照片,任務很容易達成而且上課已經討論過,對於剛步入學齡的孩子來說是進入門檻低的;對原來在學校時懼怕「寫作業」的新生來說也是重新感受作業難度的機會;至於舊生則能夠檢測夏季時學到的各種線上工具是否還能運用自如。
第二天早上的課程,就從孩子們的作業開始,我印下孩子們拍的照片(我也預拍了一些)開始建構「分類」的概念。
任務一:將桌上的電器至少分成兩類。
我簡單舉了幾個例子,接著將孩子分成四組,讓孩子倆倆互動,當需要對話的人變少的時候,孩子常常會多一些勇氣。
每個舊生都搭配一個新生,舊生這兩組我給最少的協助,因為這些原來被帶領的孩子開始被賦予引導的任務。當然也有新加新的組合,那是為了讓孩子感覺到放鬆,能夠自在地說話。
每組孩子選擇的分類不同,「電器在家裡的哪裡?」、「插電或是充電」、「有螢幕嗎?」、「家裡有的、學次方有的」,在這個階段除了可以看到每個孩子在合作關係裡的角色外,也能讓孩子慢慢往想得不一樣也沒關係的方向前進。
孩子正在分類電器。
孩子和海報成品的合照。
任務二:畫出分類樹狀圖。
分類後,我教孩子新的呈現方法「分類樹(樹狀圖)」,讓孩子在大海報上呈現思路,同時書寫的檢驗時間(不一定需要安排一場前測考試,讓孩子有情境需要書寫即可)。
達和皮練習的是把標示做清楚、不會寫的字自己去查字典;暘、昕、沛和宣展現著自己當前的狀態;寬和菲則是從能做到的事情開始。沒有比較,讓差異自然的發生,讓孩子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剛開始會不太習慣,換個角度這也是重新認識自己和接納自己的機會。
一起查字典完成分類樹的標示。
分工完成樹狀圖。
孩子和作品的合照。
十二個人一天的生活 #時間 #運算
第二個周二我們繼續談一天會用到的電,時間就進入了討論。我告訴孩子很久以前沙漏也是一種時鐘(太陽也是),孩子馬上說:「啊!可是他不會叫耶!」、「它準嗎?」這時教室裡又出現兩種聲音:
習慣常規的孩子說:「它一定不准啦!」
習慣探究求證的孩子說:「那我們計時看看。」
而我順勢開始讓孩子做實驗測試,並一面引導孩子討論需要注意的事情。測試過後,孩子發現雖然手多少會影響到沙漏,但確實可以用來計時呢。
孩子正在幫沙漏計時。
我們看著「沙漏、電子錶、羅馬數字時鐘、一般數字鐘」的照片討論著怎樣的東西可以被稱為時鐘。每當有一個孩子提出想法,所有人就一起想想這個條件必要嗎?有沒有例外?一步一步地找出時鐘的必要條件。
這堂課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原先我預設部分孩子需要練習看時鐘,而大家卻都能順利讀(畫)出時間,於是所有人都挑戰起基礎班任務(有些孩子數感課是入門班)算出一周有幾小時。菲聽到命題很快地寫下連加橫式,在協助下用直式運算;宣不太習慣寫下來,於是經驗著同時有不同數字需要在腦中處理的狀態;昕和皮嘗試把7個24拆成數個48,減少運算次數;達則嘗試練習著多位數乘法。
孩子寫下的計算過程。
孩子為自己的運算過程加上閱讀時看過的設計。
用圖說故事 #說故事 #討論
結束時間討論後,我把繪本《十二個人一天的生活》上的圖片剪下來,讓孩子重新排序出時間,用自身經驗想一想這個人的一天可能會是怎麼過的。這次我觀察的是孩子的完整表達能力。有些人的起點從能讓全部人聽到自己的聲音開始、有些人的起點是讓每張圖片有關聯、也有些人的起點是故事性。
孩子正在構思故事。
第一次練習後,我們繼續讓用電、可能發生的危險進到故事中,讓孩子更聚焦得發展腦中的故事。也是在前測告一段落後慢慢接回主題。
延續繪本的危險情境,我們討論起教室裡可能會發生的危險,對於天災經驗還不多的孩子想到的大多是玩耍時會出現的危險,一面討論這些危險,我一面鼓勵想到點子的孩子擔任導演引導同學演出自己想到的畫面。
圖解:爬到巧拼堆上,被撞下來。
圖解:有人在擦桌子的時候,被人從後面推。
圖解:看書的時候有人從後面拿書打頭。
圖解:有人坐在椅子的時候,椅子被拉走。
原來被電到是這種感覺 #感受 #表達
第二個周五下午我們再次回到「電」,從早上就預告著我們要在安全的條件下體驗被電到的感覺,孩子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試試看。在體驗前孩子們其實大多對被電到有經驗,麻麻的、痛痛的、酸酸的甚至癢癢的都是孩子說出的形容。
在感覺電之前,先聊聊這件事可能帶來的感受,並利用數線畫出程度圖。孩子們的分享總是很天真,孩子也總能在這些對話中越來越能面對自己的感受(起先可能只能分享愉快或是單純皮膚的感受,慢慢可以分享較負面的感受。),討論過後孩子回家的任務是選一個感受形容詞,做出程度量表。入門班的孩子寫下詞彙,基礎班的孩子則要完成一句完整的句子。
感受電的時候,由皮打先鋒,他說:「原來電療器電到比被電蚊拍電到還不痛。」達和宣也被鼓舞嘗試了一次,孩子說原來被電到真的會麻麻的,但是靜電比較痛。後來我們也談到使用電擊的時機或是這和被插座電到有什麼不同,有孩子興奮地討論著,也有孩子因此心生害怕,我想無論感受是什麼都是我們認識著彼此的重要階段呢。
孩子正在感受被電到。
電喜歡走的路 #實作 #記錄
第二周的最後一天,我們一起觀察看看電喜歡走什麼樣的路。實驗前孩子大致有概念,知道金屬可以、塑膠不行,我們也試試不同的電線和各種材質(毛線、紙張、炭筆等等)。接電路對孩子來說不太直觀,畢竟平常看到的電線都被包成一條了,於是我們從LED兩隻腳和鈕扣電池開始觀察,讓孩子對電線是在延長電(走的)路這件事情有畫面。
孩子從觀察不同種電池開始。
孩子們一起想辦法讓燈泡亮起來!
兩個孩子在找出最亮的燈泡。
暑假有動力機械營隊經驗的寬還記得如何讓彎曲電線讓電路容易串接,其他夥伴也努力的用各自的方法讓電線接上,互相幫忙、拿膠帶貼、拿東西壓等等,孩子們甚至為了看清楚燈泡亮度用巧拼蓋了暗房 。
孩子在巧拼暗房中測試燈泡。
探索後,我們一起想想如果把LED燈泡改接在有接近100倍的插座,以及在電路的圈圈裡有好多顆燈泡分別會發生什麼事情?在串接的過程裡,小孩注意到燈泡的亮度會隨著燈泡數量增加而減弱,不過和原先想的平均分配電量不同。繼續往下討論有些太辛苦,於是我們稍微跳出來想一想延長線上也接了很多不同的電器,那結果跟剛剛的燈泡實驗是一樣的嗎?
剛結束實驗的孩子很自然地說對啊!我嘗試問孩子那這樣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小孩慢慢梳理出「啊!這樣的話不是電風扇就會越來越沒電嗎?」好像怪怪的,於是我們說好下周來用兩台電風扇做實驗,到底孩子會用什麼方法測試風量呢?實在是太讓人期待了!
文/藍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