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了好幾周的海岸和運送汙染,在這件事情上孩子已經可以很自然的推理出人和環境的關係,下一步我們要做的類推,讓孩子練習將這些判斷的方法類推到其他情境中,於是今天我們一起玩《台灣最美的地方-國家公園》這款桌遊。
遊戲裡有多個國家公園在人文、步道、動物、植物和自然景觀等不同面向的景點,孩子在遊戲中扮演志工會到國家公園裡的各個景點踏查,同個景點人太多就會造成汙染,透過志工培訓可以清除汙染等,如果真要拿來當作一款遊戲,其實遊戲性不高,不過用來讓基礎班的孩子上課十分合適呢!
這款遊戲的文字量不少,卻不用看懂也能玩,但我們當然不放過每次閱讀的機會,我將國家公園景點卡上的介紹加上注音讓孩子練習閱讀,需要慢慢拼音的孩子從讀出句子開始,讀得快的孩子圈出不懂的詞詢問後開始嘗試解析每個句子。接著孩子們輪流朗讀,孩子做得到的部分由孩子說明文意,還不太理解的部分再由老師補充說明。
有國家公園卡的前導練習後,孩子拿起志工卡就自然地讀了起來,一直到遊戲結束之前,都沒人發現其實沒讀文字也能玩的秘密,默默地就讀完了上千字的說明。遊戲後,我們討論將過去幾周討論過的人與環境關係提問應用到這款遊戲裡,讓孩子練習思考遊戲中每個動作和環境的關係與影響,「如果太多人去同一個地方,就算大家都沒留下東西,但一直被踩踏也可能會造成環境破壞。」、「上完志工培訓後回到山林裡可以減少污染是因為學到好好對山林的方法」、「石頭被侵蝕之後可以有沙灘,所以墾丁的沙灘有貝殼被侵蝕那就是貝殼沙灘了。」、「要復育梅花鹿是因為野外已經沒有了,還不能放出去是擔心牠們忘記怎麼自己生活了。」所有的回答都很可愛,也都提出了因果關係呢!
再回到龜吼漁港,不同角色能做些什麼?
討論過不同主題後,我們再聚焦回龜吼,讓孩子回憶也思考當地居民、一般民眾、店家和漁民在維持生活中可能如何影響著環境,而這些影響是能夠消失的還是必要之惡,如果不這麼做或是要減緩影響那各個角色(加入政府和環保團體)又分別能做些什麼呢?
孩子開始練習區分生活必須與可以調整的事情,漁船出海需要燃料無可避免,但人們到魚市場買東西時車子先熄火不怠速是可以做到的;店家營業、居民生活或遊客觀光會產生垃圾無可厚非,但好好處理垃圾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政府可以立法、環保團體可以宣傳、當地店家、漁民和居民可以團結,而遊客可以管好自己。
今天有個孩子說:「一般人也可以去宣傳要大家愛護環境啊!」
另一個孩子回應:「但他是一般人、一個人大家可能不會理他。」
孩子繼續說::「那就繼續說,說到大家聽懂為止。如果越來越多人說,那也會越來越多人理吧。」
是啊!這就是課程的目的,不妖魔化生活必須事件,也不小看自己的影響力,改變很慢卻是實際在發生的。
最後,我們帶到期末的大活動-石角海灘淨灘,下周我們就會全力準備,讓1/18所有的參與者都能安全地發揮自己的影響力。
文/藍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