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周一去看完龜吼漁港的生活後,我們進一步要來替記錄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在將建築物與其用途進行分類的任務中,孩子們已經可以自行完成大部分的操作,待孩子們將資料整理出來後,我們才進一步做後續內容的推論及延伸討論。
梳理紀錄的過程中,因為資訊量很龐大,所以孩子們也不斷要學習如何與夥伴們共同合作、完成整個踏查的紀錄,「合作」聽起來很容易,但其實也是需要更多不同的機會來練習,一開始有孩子很快地發號施令,要其他人如何進行,可是卻無法完整地讓全部人都接收到指令,也因此出現了資訊互相打架的情況,重複書寫、定義不清的情況都有出現。
將紀錄整理並不是孩子們新學到的技能,不過比起馬上推進新的學習,我們更希望透過這次有龐大資訊量的機會,讓孩子練習如何合作。因此雖然我們一整個早上,只完成了建築物以及用途的對應,可是孩子們也有更多機會練習「回應他人」。
合作需要練習,表達也需要練習
在早上的第一節課,孩子們就被提醒了要回應他人後,接下來的每個討論,孩子們雖然還是會看著老師講話,但漸漸地也已經會自己意識到目光之所在,而將目光轉移到要回應的同學身上。「看著他人講話」是每個孩子的課題,慢慢地我們要將這樣的行為變成習慣,讓孩子能夠更專注地回應著對方。
有了這樣的約定後,我們在做的後續討論也順利許多,這個建築的用途是如何影響了人們?而我們在漁港觀察到的建築設施中又是怎樣類型的比例佔比較多?和我們所需住的住宅區又有什麼不同?透過小鋼帽的具現化協助,孩子們也注意到,龜吼漁港的機能和我們的居住地差好多!
文字的資訊整理後,孩子們一下子還看不出什麼所以然,不過將小鋼帽放上去之後,孩子們突然意識到,怎麼有些建築設施的數量差這麼多!趁著這樣的發現,我們進一步討論:「怎樣的情況下,會需要這麼多種類的交通設施?」
藉由生活課前的影片以及實地踏查,孩子們可以知道是為了要容納龐大的觀光客,有了這個成功的回答經驗,我進一步追問:「那為什麼『育』的設施差這麼多?龜吼漁港那邊被記錄下來的是零。」
孩子們突然當機,開始以為是自己的分類有誤,不過我接著詢問:「和我們目前居住在這邊相比,我們到龜吼漁港和回到這裡,有什麼事情是非常不同的?」孩子們開始回答各式各樣的訊息,不過當我再次重複了這個問題後,孩子們突然發現「回到!觀光客去龜吼漁港只會待一兩個小時,可是我們會住在這邊很久」。
這樣的關鍵字訊息討論,若孩子沒有養成聆聽的習慣,自然就會有所誤會,所以當我問「很久,是多久呢?」就有孩子回答「去漁港也很久呀!」這就是沒有養成聆聽習慣的表現,不過總是要練習,所以這次就先忽略並協助孩子們整理資訊:「去龜吼漁港可能也很久,不過剛剛有提到去漁港只會待多久?但你回來住的地方,又會住多久?這兩個時間會差到多少?」
孩子們終於理解,我們不會在龜吼漁港待上好幾年,卻會在自己住的地方待上好幾年,當然也會在自己住的地方找學校住,這時候就可以將住宅區和觀光區的概念放進來,就算不是直接給予定義,孩子們也可以發現這兩者在生活機能上有極大不同之處。
接著,我們讓孩子們就著自己的假設「龜吼漁港是觀光區」來進行更多數據上的判讀及驗證。
討論的過程中,也因為孩子們已經夠大了,所以許多用字遣詞就會在這過程被修正,比如孩子們會提到「因為漁港有大量的觀光客,大家不會在那邊住,因此沒有『育』的設施」,這句話就需要被修正成「因為『龜吼漁港』有大量的觀光客,大家不會在那邊住,因此沒有以『育』的設施為主要設施」。
只要將標準以及達成的辦法提供給孩子,孩子們往往都能夠做到很棒的表現呢。
思考可以不斷深化,唯練習而已
下午孩子們午休起來後,接續上午的討論,要來看看除了我們之外,整個龜吼又會如何被記錄,所以我們讀了與龜吼有關的各種新聞。
閱讀新聞的過程中,除了基本能力(分段、圈選及討論生難字),孩子們更重要的任務是要注意到報一篇報導中必須要有的平衡報導,孩子標示出報導文章中的不同觀點,我們更進一步探討這樣的新聞是想要表達什麼重點。
今天一整天,我們反覆地去探討,龜吼漁港中哪項建築設施是必要存在、哪項又是因為觀光客而起,除了我們去之前的推論外,也要使用我們實地訪查的資料回來進行驗證,最後我們用了他人的新聞資料及記錄來進一步驗證。
整個脈絡是螺旋型的深化討論,孩子們彼此協助也才更可以跟上這樣的討論節奏!最後,孩子們回家要完成一篇自己的報導,成為一個小小記者,報導一則與龜吼漁港有關的紀錄,期待孩子們下周的作品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