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灘是怎麼出現的?在開始上課前孩子有這些想法:
沙灘成因和海有關係對孩子來說是比較直觀的,因此海浪實驗很快被想到。不過要怎麼證明這些想法是不是合理呢?我們一起做實驗試試看,我們嘗試了小浪、大浪,看看沙子是不是真的會被帶離或帶來。
接著實驗的是孩子一開始沒想到的河流,我們先試試看沙子有沒有從山上被水流搬下來。我們在名片盒裡堆了小沙丘當做小山,用針筒假裝雨水,原本期待山坡會坍掉的孩子,被第一次注入水時,水直接被沙子吸光的樣子嚇了一跳。孩子說:「可能是沙子有縫隙,像澆花那樣。」於是我們又注入第二次水,沙子變濕的部分更多了,不過沙丘沒有明顯的崩落。就在孩子覺得山坡有些厲害時,第三次注水就讓山坡出現了凹谷,有些沙順著水流向下流,讓盒子裡原本沒有沙子的部分也出現散沙。多加幾次水後,出現沙灘了!達大喊:「老師!你看!是U型谷。」那些書本雜誌裡的知識就這樣活過來了。
當知道沙子有可能是這樣被沖下來的之後,我們進一步探討的是有哪些原因可能會改變沙子被帶下來的速度。這是秋季第一次做實驗,我們還不急著要孩子提出假設,而讓孩子練習在不同的實驗條件下觀察。
1.在其他條件都一樣時,改變水量。
2.在其他條件都一樣時,改變山坡傾斜程度。
3.在其他條件都一樣時,在山頂放石頭。
在實驗開始前,孩子們猜起了結果,相同流速但水量變大,他們直觀的推出沙子會更快塌陷;孩子推估越陡的坡可能越容易倒,不過石頭倒是沒有太多想法。那大致知道結果的孩子對實驗還會仔細嗎?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有第一次測試的經驗,孩子進一步注意到所謂的條件一樣是山坡的傾斜程度要盡量一樣,針筒注水的位置也是,大家開始互相比較、調整,在注意這些事情時,原來興奮的心情也稍緩下來,能夠更專注於觀察。
實驗結果也都如同孩子的預測,而實驗後我們做更多的是嘗試用更清晰的話語來描述事件的成因並類推到真實情境。像是水流大可以類推到山區下大豪雨,於是土石流就被納進來了;山坡越陡就像溜滑梯一樣越滑(孩子語言);最後,在山坡上有石頭的實驗成功的阻擋沙鬆脫,讓孩子聯想到樹木,以及上中下游常見的石頭大小。
實驗後,很重要的是紀錄,孩子常能用一長串話說出自己的觀察,但要寫下來就會希望少些贅字(一方面也是孩子不想寫那麼多字啦),於是大家反覆推敲著解釋的方式,並加上圖示,慢慢的總結出一整個上午做的實驗。
一直到這裡,所謂的「水流作用」才進來,侵蝕、搬運、堆積各代表的是什麼意思,已經不需要多做解釋,因為畫面已深烙在孩子的腦海裡,甚至有孩子問:「老師,下禮拜是不是要換岩岸?」沒錯!下周繼續。
文/藍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