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營隊,讓孩子有更多機會嘗試挑戰與失敗
每一次的主題營隊,我們都會用一週的時間來傳達一個訊息,以這次的營隊主題來說,我們想要傳達出來的訊息就是「讓孩子有機會在不同的思維挑戰中,意識到自己的擅長之處」。
聽起來很抽象,不過其實就是我們在營隊中設計了完全不同面向的思考切入點,有幾何、有邏輯、有數字、有空間、有語文等,透過不同的謎題來讓孩子注意到,原來自己在不同的關卡中進行思考,可以是這麼不同的感受。
營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們可以在嘗試不同的解謎任務時,能夠慢慢去意識到自己其實在不同面向有不同的長處。
所以週一上午的課程中,我們和孩子一起玩了各式各樣不同的謎題類型,有語感、圖像、數字、邏輯推理、空間等等不同的謎題,也以這些挑戰開始建立孩子對於自我認識的主要概念──我的思考方式是什麼?
綜觀的開始,也讓孩子開始對特定項目有信心
下午開始了我們的各主題體驗,有了上午綜觀式的體驗,孩子也對於這週會做的事情更有想像,接續著要開始做各類的思維挑戰也相對容易,而週一下午我們先開始的主題是「圖像」類型的謎題。
這個圖像類的挑戰,我們選了「數織(Nonogram)」,這是一個日本的數學家設計出來的一個點陣謎題遊戲,玩家要透過空格旁邊的數字當作提示以來完成遊戲謎題,成功挑戰後,玩家可以藉由這些資訊來完成一幅圖像。
當然,除了紙筆的挑戰之外,也會讓孩子有實際操作的機會,這時一樣透過桌遊體驗讓孩子對於「點陣圖」更有概念。
結合了遊戲中的信心,以及紙筆挑戰中的成就,孩子完成任務後,就可以開始設計出自己的題目──成果發表那天要給爸媽挑戰的題目。
第二天之後,我們就開始了每個時段的特定項目挑戰,以週一這樣的圖像挑戰當作開端,孩子們陸續進行了空間、語文邏輯、數字運算等挑戰,不同的挑戰就會搭配一個遊戲體驗和紙筆任務,而任務挑戰的最後,當然就是將自己的思考脈絡設計出來、變成題目囉!(點我看看其中一天的紀錄)
從自己出發的設計,也是驗證自己學習成效的時刻
有了各自想要進一步挑戰的謎題類型後,孩子們也得以開始著手設計題目,當然一開始要進行題目的設計都會有點卡卡的,要能夠做到這件事情,不只要理解題型的內容及規則,更要可以反過來進行自我驗證。所以孩子一開始的題目設計,其實也是有點卡卡的,煩惱了很久呢!
設計完成自己的題目後,孩子們彼此也會交換試玩,試玩的過程中當然就也是有許多小細節需要調整。我們把前幾天學到的內容做成串關解謎,讓孩子們各自用自己的速度慢慢思考、解題。
能夠按照自己的步調思考,更可以意識到自己能夠思考
雖然整個營隊中玩了很多遊戲、做了很多挑戰,不過其實看似歡樂的過程都是孩子們沉浸其中,靠自己的腦袋慢慢「破關」而來的,也因此這樣的箇中滋味也只有孩子自己明白。
家長也會好奇,孩子怎麼看起來這麼苦惱卻還是喊著要去上課?孩子也會得意地回饋,回家拿題目考媽媽時的成就。
其實能夠做到這些表現,也都是因為孩子們在思考中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再在從這樣的情境當中獲得自我認同,慢慢地形成了更好的學習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