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世界公民高峰會(基礎)】屬於北大社區的記憶桌遊

今年春季,我們談論社區關係。幾乎都居住在北大社區的孩子們對於自己生活的環境是否有認同感、有沒有哪些地方是自己、家人或朋友很常相聚的。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在互相分享這些事情時,發現原來生活在北大社區的我們對於這個地方有共同的記憶。如果有,那就是社區歸屬感的開始了。

 

關於北大社區,我很喜歡的地方是……

要找出孩子的北大記憶,從遊戲體驗開始。
我們選了遊戲概念和本季初衷很接近的「什麼不見啦」這款桌遊。

《什麼不見啦》是一款記憶與反應融合的桌上遊戲,遊戲有各種充滿童趣和美好回憶的畫面,玩家在其中嘗試找到記憶中的物品卡所在之處。即使,只有一點點印象,場景卡都提供不同地點的特色和提示,讓玩家連結觀察,連結回憶,輕鬆就可以享受一個愉快的遊戲時光。

體驗著《什麼不見啦》遊戲的孩子。
體驗著《什麼不見啦》遊戲的孩子。

遊戲的各場景為80年代的台灣生活意象,四處可見的鐵窗花、小花貓、藍白拖或是歐兜賣。孩子一面遊戲一面說:「哇~這好像XX阿嬤家。」或是「這是去鄉下玩的菜市場。」如果這段話從我這個年紀的人口中說出,那可能會被戰南北,而對這些出生日期在100年之後的孩子來說遊戲中的畫面確實就是不帶褒貶義的「好久以前」或是「好遠好遠的地方」了。

透過遊戲體驗,孩子很快可以類比出要如何為北大社區也做出一款類似的意象桌遊。
下一個重點是—用什麼主題切入?

既然是生活,我們就從食衣住行育樂開始。引導後,有的孩子從店家開始想,也有孩子從生活中常做的事情切入。發想的音樂快結束時,孩子:「我覺得”行”好難,公車站好像都長一樣,寫公車站大家也不能去玩。」、「住也好奇怪,放進遊戲裡不就大家都知道我住哪裡了嗎?」、「衣也是,我們平常都在網路上買衣服,我不知道有什麼店家。」這段討論裡充滿著孩子的生活經驗,標準化、隱私和數位化。

於是我們停下發想,再次聚斂,這次大家一起決定先留下食、育和樂三項。

孩子們對北大社區食衣住行育樂進行著發散與聚斂。
孩子們對北大社區食衣住行育樂進行著發散與聚斂。

我推薦的是大眾景點還是個人觀點呢?

既然是社區記憶,那我們需要更多元的觀點。孩子們對於外出訪問居民這件事很快達成共識,帶著有些忐忑的心情,為這次的訪問立下了至少問10個人的目標。

出發前我們簡單梳理過提問方向,為了不影響受訪者的選擇並確定數據可參考,孩子在招呼語後列出了以下問題:

請問你是住在這附近的居民嗎?
這附近有沒有你很喜歡的餐廳呢?
有沒有什麼地方是你常常去玩的呢?
那還有沒有哪個地方是你覺得這附近可以進行學習的地方?

外出訪談時的應變能力是孩子正在練習的,於是要對每個人都完整的問出每個問題對孩子們來說仍不容易的。前後路人的反應、孩子的心理感受到的時間長短都影響著整件事情的順利程度。因此,在過程中我陪孩子練習回顧數據,問了幾個人後,不擔心與陌生人互動的孩子越來越有信心可以打頭陣,做著後勤紀錄工作的孩子也開始小小聲的提醒著有哪些問題比較少被問到,甚至開始自主統計數據。居民的回應有哪些和自己重疊,或是原來大家覺得北大可以玩的地方(我們還沒練習到區分可以玩和真正好玩的地方)剛好就是三大公園:海洋公園、龍學公園和萬坪公園。同時,孩子也發現「育」即使已經解釋不一定要是學校,只要去了感覺有學習到就可以(像是你在公園學會盪平衡技巧),受訪者的答案仍集中於:台北大學和圖書館。至於食物則有各式各樣的答案,這些結果讓孩子們都覺得很驚奇呢!

我們在課堂上外出進行居民訪問與紀錄。
我們在課堂上外出進行居民訪問與紀錄。

回程的路上,我什麼都還沒提,孩子就可以主動聊起訪談的感受。起先有些緊張、發現大部分的居民人都好好願意停下來聽自己說話;抑或是原本覺得自己準備好了,開口才發現跟陌生人講話太可怕了吧,但提醒敢訪問的人還漏掉些什麼或是不當第一個說話的人都是一開始在緊張的情況下沒想到自己能做到的。
孩子聊著感受,而我肯定著每一種感受。

 

結合遊戲和記憶,一起做出回憶。

調查後,孩子們整理出以下內容:

食:熊爸爸的幸福車輪餅、Daily蛋包飯、吉米廚房、玄拉麵
育:台北大學、新北市立圖書館北大分館、學次方
樂:龍學公園、森林公園、海洋公園、萬坪公園

我們再次回憶《什麼不見啦》的遊戲進行方式,孩子們留下遊戲機制和絕大部分的設計,並將呈現方式以能力範圍內能處理的圖文來製作。創作對孩子來說是整件是當中相對有趣且容易的,而大挑戰是要到各個商家去詢問意願。課堂時間有限,孩子們各自認領了自己有信心邀請的單位,在周間或周末拜訪確認店家意願(被拍照放進桌遊裡),過程中也再次驗證了孩子們選擇的這些單位有多麼友善。

孩子們在課堂內一起去拍北大景點,並在課堂外去詢問商家意願為商家拍照。
孩子們在課堂內一起去拍北大景點,並在課堂外去詢問商家意願為商家拍照。

還記得隔週孩子回來說:「自己去問老闆,比大家一起去訪問路人還難。」這次孩子感受到的是,即使是熟悉的商家,當談話內容不只是點餐或閒聊,那心裡還是會緊張、擔心造成對方負擔或是害怕被拒絕的感覺呢

收集完素材後,是孩子們的創作時間。而這次也出現了每次和這個年紀孩子一起創作會一致通過的貼心「國字注音都要寫」,這是正經歷轉換也剛走過閱讀量有限的孩子特別能夠同裡的一塊。在製作時,雖說孩子從一開始就有可以複製、複印的概念,不過想到六個人要完成近百張卡片和說明書還是覺得目標很遠。也因此,看到一張張印下來的PNP(print and play)成品時孩子才發自內心的說出:「這如果當成兒童節禮物的話,大家一定搶著要。」這股自信,真的非常迷人。

《北大不見了》遊戲PNP載點:https://learn4powertw.pse.is/BGforBeida

完成遊戲成品,正在試玩的孩子們。
完成遊戲成品,正在試玩的孩子們。

 

孩:「公民課是和不同的人說話的課。」

學季的最後,我們討論著公民課是一門什麼樣的課?
沒有類似上課經驗的孩子說:「是可以玩遊戲的課,而且沒有很多規則。」
比較著各種學次方不同課堂的孩子則說:「公民課是和不同人說話的課,有時候跟有些人說話真的非常困難。」

無論是哪個答案,孩子都是笑著、攤著說的,這就是最直接、最好的答案了。

(文/藍詩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