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課是共同找出自己和環境的關係,探索對世界的好奇。 「探究」可以說是學次方所有課程的核心。透過課程設計、透過對話、透過共同建立生活制度去探索每個人和環境的關係,去探究好奇的另一端有些什麼。 探究這個詞這幾年不Read More →

我們從來不談引起動機,而實際讓孩子體驗生活,感受自己和世界的關係。
秋冬季的循環主題再次回到「環境」,這兩季我們討論大自然的水、人類如何留下水。
秋季先和孩子一起經驗的是-大自然的水資源和台灣的關係。Read More →

經過一個學季對公民參與的認識,這次夏季我們要跟孩子一起體驗一次真正的公民參與,一年一度的瘋北大活動,要和孩子一起來籌備! 在這個學季孩子主要會認識到政府、代議士與民眾之間的關係,認識公部門事務相關的申請文件,以Read More →

2022 春季專案 小孩的公民參與 如果你是一個小孩,你覺得你可以如何實現公民參與呢? 我們利用半年的時間,大家一起認識何謂公民參與的意思、瞭解公民參與的例子、最後更一起實踐公民參與。 第一個學季,我們將重點放Read More →

這幾年在台灣教育界中「素養」一直是熱度很高的關鍵字。談到科學課,免不了要梳理出什麼是「科學素養」。

素養包含了知識、技能和態度,談的是持續自主學習、精進的能力。那體現科學素養的方法,不就是學次方一直在談的探究歷程嗎?因為好奇所以有所行動,行動可能是觀察、可能是實驗,而這些動作都會引發提問。而為了找出能適用於絕大部分情況的結果,人們開始反覆驗證,希望透過邏輯、推論和已知知識來解釋新注意到的現象(很多事情對世界是已知的,對孩子來說是未知的。)

依循著冬季專案主題-用路人安全,不難想到馬路上的各種警示系統,於是科學課帶入了「聲音」與「簡單電路」兩個子題,帶領孩子發現生活中習以為常卻從沒清楚想過的事情。接下來就以聲音為例,分享我們如何在課堂與生活實踐。Read More →

自由研究是學次方孩子的必修課,有經驗的孩子總會告訴第一次加入的孩子:「這堂課就是你可以研究你想研究的東西。」聽起來很美好,卻總是有點抽象,過程中孩子可能經歷哪些歷程、會提出哪些問題、遇到什麼樣的關卡呢?就讓我用上個學年度孩子們的經驗來與大家分享吧!Read More →